城市规划实例之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

时间:2009-01-04 16:53: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调整背景
  本规划是对2001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调整。从国家利益和三亚的资源特色出发,本次调整延续1999年版规划确定的三亚城市性质和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定位,同时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结合三亚城市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对城市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论证并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
  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1.发展备用地启用
  包括海棠湾、红塘湾、南山港腹地等部分备用地提前启用。拓展东西两翼滨海度假区。
  2.重大基础设施调整
  火车客运站和长途汽车站重新选址,铁路西线重新选线,新增东线城际铁路,绕城高速公路线型调整和白排客运港布局确认,机场停机坪扩建等。
  3.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对现有城镇体系结构进行认定,并进一步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完善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规划。
  4.主城区改造提升
  对主城区部分用地进行调整、整合,完善主城区功能,强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控制、提出旧城改造、度假型居住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规划期限:1995年—2010年。
  规划范围和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调整范围延续上版总规,分市域、滨海地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三亚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9.6平方公里。
  滨海地区即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藤桥,西至梅山沿海各滨海乡镇行政辖区,面积1250平方公里。包括了城市建设及重要基础设施用地、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及近海水域。是三亚规划实施管理的地域依据。
  主城区范围:西起海坡,北接高速公路规划线,东至田独和榆林湾,面积188.03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52.41平方公里,是计算城市用地汇总表等规划技术指标的地域依据。
  城市性质 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
  严格控制规划区内与城市主导功能无关人口的增长。在不破坏环境生态的前提下,鼓励旅游人口和相关配套服务人口的增长。
  规划2010年主城区居住人口3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0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5万人。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结构 三亚市市域城镇总体布局采用沿海带状城镇群布局结构。  城镇等级规模
  三亚市市域城镇体系由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乡镇(含农场场部)和旅游组团构成。规划2010年全市城镇总人口60万人。35万人城市一个,2万人以上城镇(含旅游组团)4个,1-2万人城镇(含旅游组团)5个,0. 5-1万人城镇(含旅游组团和国营农场场部)8个。城镇化水平将在55-60%之间。
  中心城市即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服务中心,海南省南部中心城市,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旅游接待基地和服务中心。
  中心镇驻地为本区域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同时也是对应的旅游度假区的服务中心。
  一般乡镇(含农场场部)为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中心和教育中心。
  旅游组团是相对独立的旅游区专业服务中心。
  主要城镇(组团)规划布局 三亚市域由三亚主城区、海棠湾、田独、凤凰、天涯、育才、崖城六个中心镇和七个一般乡镇(含农场场部)以及重要风景旅游组团构成,
  滨海地区规划
  滨海地区的布局是以三亚主城区为核心向东西两翼延伸的带状组团式结构,形成“一带、两片、一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
  “一带”:指沿滨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带。
  “两片”:指东翼的休闲度假片和西翼的休闲观光片。
  “一中心”:指三亚主城区形成的城市旅游服务中心。
  “多组团”:指各旅游区、村镇和主城区形成的组团用地。
  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
  规划期内三亚的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策略可以归纳为“拓展提升”,即“拓展海棠湾与红塘湾,提升亚龙湾”。
  规划期内(2010年)海棠湾、坎秧湾和红塘湾三个度假区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60公顷,各度假区发展规模控制如下:
  1.海棠湾度假区是近期三亚旅游度假的重点建设区域,很多高档酒店需要在规划期内征用土地来建设。建设用地控制为1040公顷。远景期(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51.61平方公里。
  2.坎秧湾是一块独特的区域,应只允许度假设施%考试|大|的建设,并严格控制开发量,建设用地控制为100公顷。
  3.红塘湾建设用地控制为120公顷。
  主城区总体布局
  规划延续原总规沿三亚湾带状布局的结构。但根据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必须加快月川新区的建设。因此主城区将形成沿三亚湾带状布局和沿月川路发展的“丁字形”规划结构,将城市空间发展引入腹地。形成“一心、两轴、两节点、五片、多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心”:旅游服务中心。
  “两轴”:沿滨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发展轴,沿迎宾大道的城市生活发展轴。
  “两节点”:月川行政服务节点,荔枝沟交通服务节点。
  “五片”:指旧城片、月川片、鹿回头片、临春片、海坡片。
  “多组团”:指田独、红沙、榆林、六道等相对独立地区。
  在原来规划的金鸡岭公园、狗岭公园、鹿回头公园的基础上,将虎豹岭纳入规划,建成森林公园。
  规划布局
  旧城片:积极疏解旧城,逐步把旧城改造为适应旅游度假需求的“黄金海岸”。控制阳光海岸周边用地,避免改造后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破坏了老城区城市文脉和风格。
  月川片:维持原规划,将行政中心迁至月川,盘活新区土地,为旧城功能疏解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荔枝沟结合火车站形成交通服务节点,规划期内应对开发进行控制,避免无序开发建设。
  鹿回头片:为三亚主要观光景区,要对开发项目的开发强度、体量、高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破坏山体轮廓线。区内要增加绿化,并使之同周边的山体(鹿回头岭、狗岭、虎豹岭)结合起来,扩大鹿回头的旅游容量,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
  临春片:建成山水国际村,面向世界发展高档居住区。
  海坡片: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区。应对房地产开发进行控制,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及相关服务。通过二线地的开发弥补现状度假配套服务设施的欠缺,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片区。南航部队沿三亚湾海滨用地将城市的连续性破坏,应在适当时机按城市功能予以调整。
  田独组团:要改善环境,通过富有南国特色的植物和建筑,使之成为三亚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门和旅游节点。
  红沙组团:主%考试|大|要发展居住与度假。
  居住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旧城片区河东、河西以及月川片区、红沙组团、临春片区。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965.95公顷,人均27.60平方米。
  旅游度假用地布局 旅游度假用地集中在海坡、鹿回头两个片区及三亚湾、大东海、榆林湾红沙滨海地段、老城区滨河部分地段安排,充分展现滨海城市的景观特点。规划旅游度假用地538.15公顷,人均15.38平方米。
  旧城提升具体措施
  河西区通过政府职能调整,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沿海部分以旅游功能为主,要求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现有的建筑和设施(码头和铁路等)要按旅游功能的需要进行改造。
  河东区重点是调整内部功能,控制开发强度,区内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的大型项目。现有闲置用地和建筑要收回或调整。部分政府职能要集中到新的行政中心,调整出来的用地要用于绿化及增加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