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与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年限为2010年,规划重点范围为石家庄主城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和范围保持一致。至2010年石家庄主城区人口195万人,用地142平方公里,主城区为集中式布局,功能结构为“一轴、一核及三环”的格局。
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符合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交通供需之间的平衡。
2.保持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和方格网式道路骨架系统。
3.交通战略制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优先分配道路的使用空间,重视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展。
4.协调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规划内容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1)建立与石家庄城市发展相适应、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2)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调整交通结构的不合理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交通运输模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用地布局。
2.实施公交优先系统,远期建设轨道交通
从优化城市交通运输模式出发,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导,逐步建立以公共|考试-大|交通为主体、融个体交通(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协调发展的综合客运体系。使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交通出行比例中步行为26%、自行车为47%、公交车为14%以上。
(1)在以近、中期为主要阶段的规划期内大力发展常规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实施中山路、中华大街、裕华路、平安大街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2)在规划期末和远期,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轨道客运系统,缓解主要客运走廊的客流压力。
3.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建设
主城区道路系统逐步形成由环形快速路加井字形机动车主通道网络及东西、南向主干道路构成的道路主骨架。
(1)规划建设由二环路、和平路、仓安路—槐南路、维明街、体育大街构成的环形加井字形机动车骨干道路网络系统。
(2)增加城市东西、南北向通道。新建市庄路、新华路、新石中路的京广铁路通道;调整仓丰路、新石中路、柏林庄路、广安街—富强大街、胜利大街为城市主干路。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至规划期末石家庄市的道路网密度应达到5.3-7公里/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需新增各类道路320公里,其中支路增加至少240公里。
道路建设中突出次干路及支路网络的完善,形成城市道路之间等级搭配合理,功能明确、通行能力相互匹配的系统网络,以达到道路系统运输状态。
4.完善对外交通组织与衔接
充分发挥各种对外交通方式的运输优势,形成石家庄市公路、铁路、航空三种方式功能互补、协调运行的综合对外交通系统。
(1)公路——以提高现有干线公路等级,加强县乡联系公路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等级协调搭配、路网完善、运输合理的公路网系统。
(2)铁路——合理布局高速铁路客站,优化现有铁路站场功能,提高铁路客货运中转能力和集散能力。
(3)航空——通过对机场跑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等级和航空运输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
5.强化配套交通设施(停车场)的建设
调整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建设项目的停车配建指标;
结合城市用地情况,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
制定完善的停车政策、法规、标准与准则,推行停车设施民营化、产业化,严格执行拥车者自备车位,鼓励配建公共化,对城市中心地区实施停车需求管理。
6.分期建设规划
(1)分期规划原则
以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道路网规划为依据;
建设项目确定与城市结构布局调整、用地发展相协调;
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
道路交通功能与两侧规划用地相协调;
近远期相结合,保障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2)分期规划主要目标
科学、合理地制定近期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建设时序
中心区内初步形成主骨架道路的分流系统
二环内建成完善的主骨架系统
建成对外联系方便、快捷的运输系统。
7.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
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范围确定为东至建设大街、南至裕华路、西至中华大街、北至和平|考试-大|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占现状城市建成区的6%左右。
近期改善的主要内容为:
(1)通过现状中心区交通特征和矛盾症结的判别,提出中心区交通改善的原则和关键策略;
(2)进行道路系统调整和交通流组织;
(3)提出道路、交叉口和局部地区的交通改善的实施措施;
制定针对中心区交通特点的需求管理对策。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年限为2010年,规划重点范围为石家庄主城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和范围保持一致。至2010年石家庄主城区人口195万人,用地142平方公里,主城区为集中式布局,功能结构为“一轴、一核及三环”的格局。
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符合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交通供需之间的平衡。
2.保持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和方格网式道路骨架系统。
3.交通战略制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优先分配道路的使用空间,重视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展。
4.协调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规划内容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1)建立与石家庄城市发展相适应、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2)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调整交通结构的不合理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交通运输模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用地布局。
2.实施公交优先系统,远期建设轨道交通
从优化城市交通运输模式出发,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导,逐步建立以公共|考试-大|交通为主体、融个体交通(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协调发展的综合客运体系。使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交通出行比例中步行为26%、自行车为47%、公交车为14%以上。
(1)在以近、中期为主要阶段的规划期内大力发展常规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实施中山路、中华大街、裕华路、平安大街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2)在规划期末和远期,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轨道客运系统,缓解主要客运走廊的客流压力。
3.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建设
主城区道路系统逐步形成由环形快速路加井字形机动车主通道网络及东西、南向主干道路构成的道路主骨架。
(1)规划建设由二环路、和平路、仓安路—槐南路、维明街、体育大街构成的环形加井字形机动车骨干道路网络系统。
(2)增加城市东西、南北向通道。新建市庄路、新华路、新石中路的京广铁路通道;调整仓丰路、新石中路、柏林庄路、广安街—富强大街、胜利大街为城市主干路。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至规划期末石家庄市的道路网密度应达到5.3-7公里/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需新增各类道路320公里,其中支路增加至少240公里。
道路建设中突出次干路及支路网络的完善,形成城市道路之间等级搭配合理,功能明确、通行能力相互匹配的系统网络,以达到道路系统运输状态。
4.完善对外交通组织与衔接
充分发挥各种对外交通方式的运输优势,形成石家庄市公路、铁路、航空三种方式功能互补、协调运行的综合对外交通系统。
(1)公路——以提高现有干线公路等级,加强县乡联系公路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等级协调搭配、路网完善、运输合理的公路网系统。
(2)铁路——合理布局高速铁路客站,优化现有铁路站场功能,提高铁路客货运中转能力和集散能力。
(3)航空——通过对机场跑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等级和航空运输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
5.强化配套交通设施(停车场)的建设
调整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建设项目的停车配建指标;
结合城市用地情况,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
制定完善的停车政策、法规、标准与准则,推行停车设施民营化、产业化,严格执行拥车者自备车位,鼓励配建公共化,对城市中心地区实施停车需求管理。
6.分期建设规划
(1)分期规划原则
以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道路网规划为依据;
建设项目确定与城市结构布局调整、用地发展相协调;
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
道路交通功能与两侧规划用地相协调;
近远期相结合,保障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2)分期规划主要目标
科学、合理地制定近期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建设时序
中心区内初步形成主骨架道路的分流系统
二环内建成完善的主骨架系统
建成对外联系方便、快捷的运输系统。
7.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
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范围确定为东至建设大街、南至裕华路、西至中华大街、北至和平|考试-大|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占现状城市建成区的6%左右。
近期改善的主要内容为:
(1)通过现状中心区交通特征和矛盾症结的判别,提出中心区交通改善的原则和关键策略;
(2)进行道路系统调整和交通流组织;
(3)提出道路、交叉口和局部地区的交通改善的实施措施;
制定针对中心区交通特点的需求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