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计划建设期限为三年,力争到2010年,示范区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农场200万亩,规模化养殖业比重达到70%,依托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生态工程、优良品种引进及应用、农机装备工程、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自然村落改造、农业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等十大工程,在资源转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上率先突破,使农业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把富锦和建三江打造成龙江地区粮食价格形成中心和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引路作用。
双方重点在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共建综合示范核心区。
农业机械化方面。建三江分局发挥农机装备优势,扩大为农村代耕服务范围;地方采取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进以村(屯)为单位的整体承租经营。今年,全市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在二龙山镇成立股份合作农场,采用农场现代耕种技术,建设3万亩示范核心区。以各村(屯)农机合作社为依托,采取统种统管统收、反租倒包、统种分管分收等方式,在其他9个镇18个试点村(屯)推广农场模式化种植,组建村级农场,每个村规模化种植面积不少于1万亩。在试点村实行“三统三分”的经营模式,即统一备耕、统一种植、统一收获,分别投入、分别管理、分别销售的模式。
农业科技方面。建三江分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富锦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使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成果加快向富锦市辐射推广应用。今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水稻钵体旱育稀植和大中棚育秧、大豆垄间覆膜、大豆宽垄密、小麦高产栽培等先进农业适用技术200万亩。农场负责培训农村科技示范户400个,依托标准化养殖小区,建立畜牧养殖实训基地30个。
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规模和品牌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积极探索资产联结方式,建立龙头与基地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今年落实金正油脂带动全市大豆种植200万亩,北大荒米业带动全市优质水稻种植100万亩,南华糖业带动全市甜菜种植12万亩目标。同时在年内建成2-3个铁路货运装车点,早日形成年集散粮食500—1000万吨的能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建三江航化服务中心为富锦市村级农场推广航化作业服务。建三江分局和富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双方提供疫病预防控制服务,共同发展绿色、无公害和安全畜产品基地。阳光农业保险公司在富锦市农村加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富锦市气象雷达指挥系统为区域内提供气象预测服务,增雨防雹体系为双方防灾减灾服务。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建三江分局小城镇建设的样板作用,提高富锦市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推广农场标准化住宅建设经验,引导和带动农村住宅建设提档升级。建三江局直与二龙山镇、宏胜镇2个毗邻城镇,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共同管理的原则,联合进行小城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速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聚集,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季节性用工达到5万人次。要大力加强富锦城区建设,通过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为整个三江地区服务,实现三江地区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三江分局与富锦市中小河流治理、通乡通村公路、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开发项目要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加强场县接壤堤防联防、排水工程衔接和灌区用水调配,确保防洪安全和排水畅通,大限度地满足场县灌溉用水需求。积极搞好场县公路连接建设,发挥农场专用公路社会化服务功能,形成场县畅通的公路交通网络。联合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共同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方面。双方毗邻场镇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取消户籍限制,互免借读费,减轻农民和农场职工负担。建三江分局医院与富锦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等四家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互为医保定点医院,农村居民和农场职工执行同一医疗收费标准。今年,安排富锦市10名干部到农场挂职锻炼,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500名。安排10名农场干部到富锦市挂职锻炼。加大文化交流,积极做好富锦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进入三江工作,逐步实现信息传媒资源共享。农场文化体育设施全面向农民开放,大力开展文艺交流活动,推进场县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