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导,加快推进农业战略转型,切实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服务都市的能力,加快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这一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中心镇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0.8亿元,农业增加值130.2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6.9%、2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0元,比2000年增长了36.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5%。广州农业继续在全国大城市中保持前列,广州农村向全面小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80万亩农田和鱼塘的标准化改造,耕地单位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或改造绿地面积80.6平方公里,初步构建起“林带+林区十园林”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完成堤岸防护、堤围加固及河涌整治588.4公里,水库除险、水闸加固工程108宗,水利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农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单位面积耕地农业产值年均递增11%,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我市以占全省6%的耕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省10%的农业总产值。
(二)都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蔬菜、花卉、水果、水产、农林牧渔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绿色、无公害和名优农产品比率大幅度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兴都市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种子种苗等服务型产业渐成气候。通过加强基地的规划建设,强化市场引导,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了第一圈层畜牧、水产业转移和二、三圈层优势产业基地布局,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林区十园林”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市绿地“北多南少、东西更少”的状况,农业空间布局在“三个圈层”的基础上向多功能组团式的方向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8家,市级以上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增加到20个,农业规模化经营面积65万亩,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4家。高标准建成花卉、生猪、蔬菜、水产四大中心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产品加工出口不断发展,2005年,全市农产品销售到1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值达4.83亿美元。
(四)科技兴农成效进一步发挥
通过扶持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加强公益性技术推广等手段,农业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兴农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贡献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52%和90%,均位居全省前列。园艺作物工厂化育苗、种鸡人工受精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畜牧、水产种苗产业快速发展,特种水产、瘦肉型猪、白鸽种苗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劳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6千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标准化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成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区26个,制定了160多项地方标准,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基地基本应用了标准化技术,有369个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85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市级、区(县级市)监测中心、批发市场、农业企业四级农业标准与质量检验检测网络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六)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
通过镇村撤并,拓宽了中心镇的发展空间,至2005年底,15个中心镇(不含万顷沙镇)除花都区花东镇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外,其余14个中心镇已全部编制完成,其中花都区狮岭镇等11个镇的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心镇投资环境日益改善,集聚和辐射效应初步显现。在2003年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和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五通”工作重点向中心镇的自然村延伸,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青山绿地工程初见成效,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十林区十园林”的城市森林体系框架初步确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稳步推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十五”期间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超过10万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前实现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清理了涉农税费,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落实税费改革各项配套措施,精简乡镇机构,乡镇个数由66个减少为34个,有效节约了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成本。“十五”期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5.2%,2005年达到4217元,占农民收入的60%;我市于2004年比全国提前两年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持续减轻,农民收入、负担的“一增一减”,使我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九五”期末增加了2000元以上。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当前,我市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有利条件
1.宏观政策十分有利。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定;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有关精神制订的一系列扶农促农政策措施,为加快广州农业和农村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2.发展基础比较坚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和农村稳定发展,农业现代化综合评分达到72.8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土地产出率等重要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值,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
3.农业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增加值只占全市GDP的2.5%,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农产品销售额约占全市商业零售总额的20%,农业承担着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支撑生态体系的重要任务,在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二)面临的挑战
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对农田路网、排灌设施等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比重偏小,设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重大病虫害风险增大,农业防控体系不够健全,防控力量也比较薄弱。
2.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矛盾加剧。一方面,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农业发展的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对我市农产品市场份额‘形成冲击,农业企业开拓外埠市场的能力不强。
3.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经济实力与全国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还有一定差距,辐射和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有影响的品牌不够多,精深加工产品仍比较少;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待建立;科技创新和应用未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
4.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不充分,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这一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中心镇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0.8亿元,农业增加值130.2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6.9%、2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0元,比2000年增长了36.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5%。广州农业继续在全国大城市中保持前列,广州农村向全面小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80万亩农田和鱼塘的标准化改造,耕地单位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或改造绿地面积80.6平方公里,初步构建起“林带+林区十园林”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完成堤岸防护、堤围加固及河涌整治588.4公里,水库除险、水闸加固工程108宗,水利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农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单位面积耕地农业产值年均递增11%,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我市以占全省6%的耕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省10%的农业总产值。
(二)都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蔬菜、花卉、水果、水产、农林牧渔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绿色、无公害和名优农产品比率大幅度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兴都市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种子种苗等服务型产业渐成气候。通过加强基地的规划建设,强化市场引导,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了第一圈层畜牧、水产业转移和二、三圈层优势产业基地布局,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林区十园林”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市绿地“北多南少、东西更少”的状况,农业空间布局在“三个圈层”的基础上向多功能组团式的方向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8家,市级以上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增加到20个,农业规模化经营面积65万亩,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4家。高标准建成花卉、生猪、蔬菜、水产四大中心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产品加工出口不断发展,2005年,全市农产品销售到1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值达4.83亿美元。
(四)科技兴农成效进一步发挥
通过扶持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加强公益性技术推广等手段,农业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兴农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贡献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52%和90%,均位居全省前列。园艺作物工厂化育苗、种鸡人工受精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畜牧、水产种苗产业快速发展,特种水产、瘦肉型猪、白鸽种苗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劳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6千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标准化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成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区26个,制定了160多项地方标准,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基地基本应用了标准化技术,有369个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85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市级、区(县级市)监测中心、批发市场、农业企业四级农业标准与质量检验检测网络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六)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
通过镇村撤并,拓宽了中心镇的发展空间,至2005年底,15个中心镇(不含万顷沙镇)除花都区花东镇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外,其余14个中心镇已全部编制完成,其中花都区狮岭镇等11个镇的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心镇投资环境日益改善,集聚和辐射效应初步显现。在2003年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和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五通”工作重点向中心镇的自然村延伸,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青山绿地工程初见成效,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十林区十园林”的城市森林体系框架初步确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稳步推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十五”期间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超过10万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前实现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清理了涉农税费,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落实税费改革各项配套措施,精简乡镇机构,乡镇个数由66个减少为34个,有效节约了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成本。“十五”期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5.2%,2005年达到4217元,占农民收入的60%;我市于2004年比全国提前两年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持续减轻,农民收入、负担的“一增一减”,使我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九五”期末增加了2000元以上。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当前,我市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有利条件
1.宏观政策十分有利。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定;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有关精神制订的一系列扶农促农政策措施,为加快广州农业和农村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2.发展基础比较坚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和农村稳定发展,农业现代化综合评分达到72.8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土地产出率等重要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值,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
3.农业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增加值只占全市GDP的2.5%,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农产品销售额约占全市商业零售总额的20%,农业承担着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支撑生态体系的重要任务,在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二)面临的挑战
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对农田路网、排灌设施等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比重偏小,设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重大病虫害风险增大,农业防控体系不够健全,防控力量也比较薄弱。
2.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矛盾加剧。一方面,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农业发展的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对我市农产品市场份额‘形成冲击,农业企业开拓外埠市场的能力不强。
3.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经济实力与全国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还有一定差距,辐射和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有影响的品牌不够多,精深加工产品仍比较少;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待建立;科技创新和应用未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
4.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不充分,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