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市规划师:统筹城乡发展全域四川省成都2

时间:2011-09-06 11:52:00   来源:中华考试网     [字体: ]
统筹委配备行政编制29名,其行政编制来源从市级相关部门选配人员中划转解决。选调部门主要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商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金融办、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等。但是直到年底,统筹委的工作人员只有10多人,远未达到29人的编制。统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精简高效,因事设岗是这个新成立部门的原则。

重划经济圈从行政区到功能区

成都市的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行政体制,以功能区划为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7月,中共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全域成都”为试验区规划方向。“城市是现代的城市,农村是现代的农村;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充满活力,现代文明和古代文化交相辉映、充满魅力;城乡的天更蓝、水更绿、百姓的生活更幸福……”市委向全市人民勾画了一幅美好图画。

一个月后,在成都市2007测绘工作会上,市规划局透露了关于“全域成都”规划的思考和基本想法。根据初步的思路,今后,成都市1239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将形成一个中心城、14个新城、306个镇、约600个中心村、约3000个聚居点的五级城市结构,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将到达新城、快速路将到达各重点镇、村村通公路。而龙门山、龙泉山将打造为旅游发展带。

市规划局万小鹏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域成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规划上来说,是要把成都12390平方公里的区域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并按规划统一建设。

在功能区划上,“全域成都”的规划借鉴了北京的一些做法,考虑将全市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功能优化区等三个分区。在交通体系方面,将有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直达每一个新城,快速路直通重点镇,而全市的村村都通公路。公共服务设施之中的中小学布局上,中学将配套延伸至乡镇、小学配套延伸到社区。而医疗设施方面,将构建两级医疗服务体系,即综合医院(包含专科医院和中医院)、社区医院。

根据测绘工作会上播放的一段关于成都市规划的宣传片,成都市在空间发展格局方面,将突出六条发展走廊的建设,为支撑走廊发展,规划形成市域尺度上的“环状+放射”的道路格局。即由4条环路、10条轨道线路、33条放射道路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使走廊与中心城之间的通勤交通分担率达到55%以上。

按照这一理念,下一步,成都市将运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一城两带六走廊”的格局,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其中,一城指中心城,两带即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六走廊即中心城——华阳——正兴、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温江——邛崃、中心城——郫县——都江堰、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龙泉驿。

全域成都,意味着成都市的综合配套改革将打破区域、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功能区划为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不禁令人联想到,这与年初成立投促委的初衷一脉相承。专家普遍认为,成都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域成都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成都城乡统筹进入了新阶段。

跳出都市圈从一盘棋到一颗棋

当城市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拐点,出现不经济现象,从而迫使和推动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和深化——城市分工和城市群的成熟和崛起。成都正处于“对内一盘棋,对外一颗棋”这一发展阶段

9月2日,成都对外发布未来10年试验区总体目标框架文件,寄望用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按“全域成都”的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主要以现在的高新南区为主;现代制造业基地由龙泉经济开发区,彭州,青白江—新都和新津—双流这四个片区以及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10个工业集中发展点构成;现代服务业基地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将以金融、信息、会展等高端产业为核心,形成北部商贸片区、南部科技商务片区和东部工业商务等三大片区;现代农业基地则以地势来划分,平原地区集中发展粮油、生猪等农业产业,丘林地区重点发展水果等产业,山区则重点发展林木和水产。

当城市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拐点,出现不经济现象,而且会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从而迫使和推动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和深化——城市分工和城市群的成熟和崛起。成都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2007年4月2日,四川省和重庆市在成都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2007年10月20日,两省市相关部门和涉及区县,在四川省广安举行了“首届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座谈会”,签署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和《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协调机制》两个合作文件,各个部门和涉及区县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全域成都”的概念中,包含了都市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三个圈层,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成都将在更大的区域来统筹、平衡各区(市)县的功能、发展规模和目标。其实看到机遇的何止成都,成都周围的德阳、绵阳等市县,也希望借助成都获批试验区的“东风”,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四川与重庆毗邻的14个县区,更准备好要借助川渝合作示范区(县)建设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和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合作在“全域成都”概念和城乡统筹工作方法的引领下,逐步迈向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深度合作,使得各地的优势资源实现互补,产业升级提档的速度也同时加强。大统筹、大产业、大发展,正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