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介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生物岛实验室共建的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平台由宋尔卫院士领衔,汇集了多名临床、基础与转化研究领域的肿瘤科学家,立足于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中恶性肿瘤临床诊治研究的重要需要,围绕恶性肿瘤炎性微环境中各种细胞与非细胞成分的互作模式以及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开展全方位的肿瘤免疫学及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学研究。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是广州市重点推进建设的研究平台之一,将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集临床肿瘤学、免疫学、遗传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并大力推动恶性肿瘤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在此特面向全球选聘生物信息学及其他肿瘤研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高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高层次人才和博士后。
二、中心优势
(一)强大的科研团队
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生物岛实验室共建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平台整合了华南地区一流的临床肿瘤诊疗及基础与转化研究人才资源,核心骨干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等,在恶性肿瘤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
(1)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乳腺肿瘤中心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获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中组部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和基金委重大项目等。主要围绕乳腺发育、恶性转化及肿瘤转移等恶性进展开展研究,在非编码RNA(LncRNA)调控乳腺细胞发育和分化,以及乳腺癌肿瘤微环境调控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系列科研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和何梁何利奖,并两度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度和2018年度)。宋尔卫教授研究团队在SCI期刊发表论著146篇,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Cell(3篇)、CancerCell(3篇)、NatureImmunology、NatureCellBiology、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多篇,应邀为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撰写关于肿瘤微环境的综述。团队论文他引总数10448次。其中,23篇论著(第一作者4篇和通讯作者13篇)他引超过100次,通讯作者文章单篇他引高达1392次。
(2)苏士成,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现任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副主任。兼任欧洲免疫治疗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广东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专项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共青团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普外科学珠*年学者、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市珠江新星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主要研究兴趣是免疫细胞发育过程中关键的蛋白和RNA分子。剖析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分群分化的分子标记物和潜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探索相关的节点分子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Cell(3篇)、Nature、CancerCell、NatureImmunology、NatureCellBiology发表10篇论著。
(3)黄炳培,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临床副主任。黄炳培研究员在英国先后完成本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硕士学习,博士师从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人类乳突病毒疫苗创始人之一DennisMcCance教授;随后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重点癌症研究机构-巴兹癌症研究院(CancerResearchUKMajorCentre)从事博士后工作。2015年荣升该研究院项目负责人(Principalinvestigator);兼任癌症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2016年获得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回国工作,先后获得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和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并已获得国自然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专题和中山大学重点培育项目等科研资金支持。担任美国癌症医学学术期刊《CancerMedicine》编委,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orldwideCancerResearchFund),英国癌症研究基金(CancerResearchUK)和英国乳腺癌研究基金(BreastCancerCampaign)项目资格评审员,是欧洲癌症研究协会(EACR)会员,英国癌症研究协会(BACR)会员。黄炳培研究员主要从事血管的生成和发育分子机制研究,首次揭示了β3-整合素介导的壁细胞旁分泌效应直接促进肿瘤生长和进展的现象,为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迄今已在Cell、Nature、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CellBiology、CancerCell、CurrentBiology、Oncogene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
(二)坚实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宋尔卫院士及苏士成教授带领团队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尤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他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在此基础上,团队把miRNA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结合,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miRNA可作为疗效标志物,并建立了以组织和血浆miRNA检测为基础的疗效预测模型,帮助预测乳腺癌对化疗和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平台的建设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专业学科及科研平台支持
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生物岛实验室共建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平台将临床诊疗与基础和转化研究密切结合,并将配置国际一流的高端仪器共享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完善的临床样本和数据收集、存储和利用体系,支撑恶性肿瘤的基础转化医学研究。
三、招聘岗位及具体要求
(一)高层次人才
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在生物信息学及其他肿瘤研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衷心热爱科研工作,在生物信息学及其他肿瘤研究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的工作,具有显著或较大学术潜力,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优秀博士后,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的人员。
(二)科研博士后
在国内外高校获博士学位,在生物信息学及其他肿瘤研究相关学科领域等领域取得一定业绩,以第一作者在专业有影响力SCI杂志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具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具有独立的课题设计能力和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在PI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富有进取、创新、奉献精神;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四、待遇及配套条件
1、年薪参照生物岛实验室薪酬框架;
2、提供高层次人才具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依据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一事一议,提供100万-1000万元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
3、提供高层次人才必要的实验场地、办公室及设备;
4、聘期内提供三到五年免费住房或给予购房补贴;
5、协助解决子女中小幼入学问题,提供优质附属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五、招聘程序与应聘材料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应聘材料包括:
1、中英文简历,含基本信息、教育及工作经历、近五年承担科研基金及发表论文情况(标注新影响因子及中科院大区分区)、获奖成果等;
2、来院工作计划;
3、附件材料,包括身份证/护照、所有学历学位证书、任职证明、基金证明、专利证明、代表性论文全文、获奖证明等。
请应聘者将个人的应聘材料电子版通过在线PDF编辑转换器按顺序整合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名按“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生物岛实验室共建肿瘤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姓名”命名,并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至zseyhr@126.com(人力资源部)及tangym@mail.sysu.edu.cn(团队负责人),邮件主题注明“应聘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生物岛实验室共建肿瘤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岗位”。
注:投递简历2个月如无进一步联系通知,则为简历筛选未通过。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楼705室人力资源部
邮编:510120
联系人:黄老师,陈老师,宋老师
联系电话:020-81338736
E-MAIL:zsey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