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价格学基础理论》复习笔记三

时间:2009-09-11 15:52: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一、影响价格形成与变动的基本因素: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竞争程度、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国际市场、习惯,等等。
  二、成本的含义和构成
  在实际工作中,对成本构成要素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按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关程度划分;一是按取得营业收入过程中的用途划分。
  ㈠工业企业成本构成
  1、按照取得营业收入过程中的用途,可分为①销货成本,②销售费用,③管理费用,④财务费用。
  2、按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关程度,可分为①直接费用,②期间费用,③跨期费用。
  ㈡商业企业成本构成
  商业企业成本构成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商品的进货成本和商品流通费。
  1、商品的进货成本。
  国内购进商品的进货成本包括国内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出口商品退税款抵扣当期出口销售商品进货成本。
  国外购进商品进货成本包括进口价、进口税金、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进口合同价格之外的海外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2、商品流通费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运输、保管和销售等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分为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㈢按照国家规定,企业的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
  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产;赞助和捐赠支出;支付的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等和按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三、成本的分类
  1、会计成本与定价成本。会计成本也是个别成本,定价成本是行业成本,在相同的价格条件下,如果会计成本低于定价成本,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会计成本高于定价成本,企业就要亏损。
  2、单一产品成本和联合产品成本。
  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即不存在外部成本。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成本
  4、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5、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殿后成本。殿后成本是指某个耗费的企业(殿后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6、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企业在价格决策过程中,往往以计划成本为依据。
  7、试制成本和正常成本。一般地,正常成本要低于试制成本。
  四、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及其关系
  平均固定成本AFC随着产量的增加会不断降低,平均变动成本AVC却是基本不变的。
  短期边际成本不含设备等固定成本,而长期边际成本含有设备、厂房等成本。
  一般来说,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呈“U”型的曲线。但是,如果某行业的收益规模不变,或处于一种自行的“简单再生产”状态,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呈“U”型的曲线。然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若干条短期平均成本函数的“包络曲线”。长期边际成本不是。
  企业资金的补偿主要是以合理的价格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才能得到政府的补贴以补偿其资金耗费。
  1999年国家计委规定,商业企业制定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进货成本”。
  企业的出厂价格最低界限是“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