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浏览
快速扫描全文,了解全文大意。主要通过读首尾段,中间段落的首句(或者加上尾句)进行信息摄入。
一篇阅读理解,虽然摘录自国外的期刊杂志,但都被出卷人做了改写。
一篇文章会有一个中心思想,所有的问题设置,尤其是意思理解类型题目的设置,也必然围绕这中心思想进行设置。因此,理解了文章中心思想就把握住了答题的倾向。
段落中心句往往位于段首或者段末,或体现段落的观点(有say,argue,must,should等标志词),或体现段落的逻辑关系(对比和递进的逻辑关系为主)。
二、定位
将题目设置定位到文章中的单个句子。
在了解全文大意和各个段落的大意的前提下,快速浏览几个题目,划出题干的主要信息,如名词、动词等,从而将问题设置与语篇中的关键句一一对应。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问题问什么进行理解,并根据文章内容找出回答问题的关键句。
一般来说,除了主旨大意类的题目,问题的先后顺序与关键句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一致的。
例如,已知第一题对应第一段的某个句子,第三题对应第四段的某个句子,那么第二题的关键句很可能就藏在第二和第三段中。这也是可以利用的一个小技巧。
另外,留意"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st?"、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这之类的问题,在分解阅读时可以顺便留意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分析
排除错误选项。在前两个阶段完成后,我们就要进入到具体选项的研读中去了。
很多时候,正确选项不明显,那么对错误选项的排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毕竟从逻辑上分析,排除了所有错误的选项,即使剩下的不尽完美,也必然是正确答案了。
通常情况下,错误选项有以下特征:
1.照抄原文但改变了关键词汇,使得意思变成了原文的反方向。
这种错误答案比较容易发现,更多的考验眼力和仔细程度。正确的选项往往以同义替换的形式出现,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英语阅读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严谨的,其严谨在于:
正确选项实质上就是原文中某句话的同义替换,而不是靠蒙和猜,正确选项一定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2.用词过于绝对。外文更强调严谨性,所谓事无绝对,作者也不敢下断言,所以,带有all,every,only等绝对化的词的选项需要仔细分析原文是否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无中生有。选项可能涉及的是原文没有提及的问题,且常常以常识的形式自我伪装。
这一类的选项,尽管其本身是对的,但因为与原文内容无关,也不应选取,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4. 注意出题人设置的干扰项。
①偷梁换柱:原文中说"人物A做了事件B",干扰项为可能为"人物C做了事件B",而人物C其实在原文中另一处出现的。如果仅凭印象选择,很容易出错。
②前后混淆:如"人物A在文中第3段提出了某观点",干扰项可能为第1段里的某个观点,前后顺序颠倒。原理上与偷梁换柱差不多。
③以偏概全:原文中说"事件A的必要条件是B、C、D",干扰项可能为"如果B发生,则A一定发生"。
④过度引申:原文中说"A今天做了某件事",干扰项可能为"A经常做这件事"。
⑤无中生有:干扰项是YY出来的,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比过度引申更离谱。
⑥曲解原文:原文中说"A很好",干扰项可能为"A不好",当然不会这么直接。
四、 找出选项
不排除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发现了两个错误答案,但在两个看似都对的答案里不知该选哪一个了。
这时候,就需要回归文章主旨这一本源了。这一类的题目,往往是语义理解或者是主旨题,解答这一类的题目需要紧密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褒还是贬,阐述的是什么问题和现象,从情感色彩和关键词入手就能比较顺利地找出最合适的选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