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报人数较去年减少4402人
近年来,我市出现了民办初中“择校热”,社会对“小升初”的关注度,甚至超过高考。小学生的家长,尤其是小学毕业生的家长们,见面三句话不离择校,那份焦虑,心照不宣。在一些小升初的家长群,家长们不停刷屏,打听各校面试情况,探讨培训机构推荐方法等。有的家长赶在民办初中招生前,让孩子参加针对性的一对一培训。有的家长甚至“未雨绸缪”,让孩子从小学低段起就开始上一个个培训班,为择校提前做准备。
这种“择校热”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经济和精神双重负担的同时,也对公办学校形成一些冲击。
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小学毕业生42556人,网报民办初中的有2108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0.74%,占招生计划的172%;而2018年,全市小学毕业生45581人,网报民办初中的有1668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6.61%,占招生计划的129%。
令人欣喜的是,在毕业生增长3000余人的情况下,今年,网报民办初中的毕业生,较去年减少了4402人。网报民办初中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同比下降14.13%;占招生计划的比例,同比下降43%。由此可见,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更趋理性。
从个别热点民办学校来看,报名火热程度也有所降低。比如,五育中学,去年与今年的招生计划均为500人,去年的网报人数为898人,今年为565人;令德中学,去年招生计划500人,网报1010人,今年招生计划450人,网报610人;凤凰双语中学,去年招生计划400人,网报1187人,今年招生计划500人,网报628人。
“公办”“民办”同时招生缓解“择校热”
采访中发现,民办初中“择校热”在今年出现拐点,是政策调控的结果。
今年7月,市教育局出台小升初政策,明确规定:“全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和全市公办初中学校入学工作同步进行”,“凡没有选报民办初中学校的学生,将默认为选择公办初中学校”。
以前,小升初招生先“民办”后“公办”,家长们可以先让孩子选报热门的民办初中,若竞争不成,再转报公办初中,不受影响。而今年的“公办”“民办”同时招生的政策,意味着,毕业生如果报了“民办”,没被录取,再回到“公办”,就要被“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且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如此,没有十足把握的许多家长在理性权衡之下,便选择了放弃民办初中。“公办”“民办”同时招生之后,民办学校不再具有“招生特权”。
市民李先生就遇到这种情况,他的孩子是小五台小学毕业生,五年级时就打算上民办初中,今年迎泽区的小升初政策一出,他的心里有底了,他说:“我们片区划分的公办初中也挺好,机会只有,万一上不了‘民办’,回来连这个学校也上不成了。”后,他选择了不上“民办”。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办’‘民办’同时招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办初中‘择校热’,也能使公办初中与民办初中在招生时更加公平。”
政策组合拳同时发力
除了“公办”“民办”同时招生这一大招外,市教育局还连续打出政策组合拳,缓解民办初中的“择校热”。
一是,市教育局为公办初中增加招生计划700个。比如,山大附中增加一个班的计划,省实验中学增加一个班的计划,五中增加两个班的计划,太原市外国语学校以及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合计增加三个班的计划,进山中学航天实验班增加100人的计划,三十七中增加四个班的计划……这些学位的提供,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是家长们期盼的。
一位毕业生的家长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希望这样的好学位越来越多,如果孩子能上个不错的公办初中,我们也用不着焦虑了。”
二是,市教育局选择了七所试点学校探索公办初中寄宿制招生改革。这七所学校分别是:六十七中、六十五中、十一中、六十四中、二十四中、小店区刘家堡一中、晋源区姚村镇中学。这些学校面向我市六城区的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380个。从目前报名情况看,多数学校非常受欢迎。
三是,今年我市小升初首次实行“学区对口”的入学办法,通过“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方式,实行学区对口入学,确保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均衡。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用政策倒逼公办初中进行办学模式改革,提升内涵,也有利于区域内公办初中的生源趋于均衡,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有利于在未来引导县区小升初政策制定者在定政策时,能使更多小学实现学区内对口直升初中学校,从而不再择校。
四是,60%以上的定向生名额向普通公办初中倾斜,使这些学校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上好高中。
可以说,这套组合拳在缓解“择校热”的同时,也使老百姓的焦虑情绪得到一些疏解,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家长期望着,通过这些措施,公办学校能越办越好,使孩子不用再报那么多辅导班,也能上个好初中。
促“公办”“民办”协调有序发展
市教育局局长梁宏宇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目的是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规范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促使‘公办’‘民办’招生的环境更趋公平,使双方都能在生源逐渐均衡的基础上,办出各自的水平和特色,都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好学校。”
那么,这套政策组合拳会否给公办初中带来新的“春天”?
三十八中王校长的看法,也许能代表一部分公办初中校长的意见,他说:“公办初中不缺乏优秀的老师,在办学理念的积淀、内涵发展、教师培训等方面,较民办初中是具有优势的,只是在机制体制、招生等方面曾被绑住了‘手脚’。好在这套政策出台得不算晚。未来,通过政策引导,我们希望看到公办学校有好生源回流,渐渐提升家长的预期,使得公办初中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家长也可以为孩子选择更多兴趣班、特长班,如此,校外负担过重、学前教育小学化等问题也有望得到缓解。”
但同时,王校长也认为,政策的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能否真正缓解“择校热”,还要经过时间检验,还需要加大政策的力度,营造更加公平的招生环境。
也有一些家长分析,缓解民办初中“择校热”,还有待观察。关键的,还是需要在每个家庭的家门口都有一所好的公办初中。
对此,梁局长回应说:“大家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是我们太原教育的努力方向。要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必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