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那您认为怎样才是做到了精读?
T:我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一道题做完,我问孩子你读懂了嘛?他说读懂了。我会说那你试试做这道题。
结果答案就选错了,你再问他说读懂了嘛?他还是觉得自己读懂了。
很多家长很固执,经常都会这么问我:“文章孩子都能读懂,但是怎么搞得就是做不对题。”
实际上我一直在坚信的一点就是,在SAT考试中,我读懂了,但是做不对题,是个伪命题。
从逻辑角度来讲,文章读懂了,就能做对题,这是科学的。反推,题目做不对,一定是文章没读懂或者是选项没看懂。
泛读和考试理解下的文本细读是不一样的,它要求你特别深入和精准,所以说当你时间被集中压缩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读文章加做真题的方法快速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那怎样才能做到精读呢?
人类的语言是分几个层级的:
第一个层级是纯语言层面,比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二层是上下文的逻辑性,比如一句话单独拿出来讲,是一个意思,但是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它有表达了另一层意思。这句话与上下文的关系是什么,它是否严谨。如果从语言学角度讲就是连贯性。
第三层面是修辞。修辞大的一部分是隐喻(metaphor)。但也有一些频繁使用到的修辞,包括类比,讽刺、等等。
第四层面是传递的思想,文章所传递的价值观。一共这四个层级。
SAT考试中时常会选取一个作品的一部分来考,这时它的含义可能和整本书不同,但只要学生掌握了这种精读方法,还是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来答对题。
B:您在这次课程中提到的快速阅读和是精读有什么不同呢?
T:快速阅读实际上比精读更难。
这就跟考试有关系了,如果说没有时间压力和要求的话,你可以把快速阅读叫做泛读。
但是考试是有时间压力的,所以你要满足时间的要求作出快速的判断,这对学生的能力考验非常大。当学生基本能力特别差的时候,让他展开一个快速阅读他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快速阅读是基于精读能力的,从思考的角度来说,它要求孩子对文章有一定的判断力,在看到关键性的信息时,能作出决策。
关键信息是受篇幅限制的,它有暗示性、前瞻性。比如列举,在阅读时你还是可以找到相关的词语,一般是以短句为主的,看到这些词你就会知道,后面是什么意思了。这就是有些特殊的语言特征可以促使你读的非常快的。
一个考试状态下的阅读,不只是精读也不算是快速阅读。它是你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完美匹配。
我们可以把考试做题比做一个一个决策,美国大学通过考试对人才的一种要求,它需要学生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决策。
既是应试,就要学会刷题
B:词汇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是阅读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因为不认识单词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您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T:这里涉及到一个i+1的概念。
即input+1,在选择书的时候比现有的认知能力高一级的读物。不然学生读的时候没有挑战性。
在阅读时,我认为有些词可以查,比如抽象的词语、表述情态、心理活动的形容词或名词都可以查,在查后还要要记录下来。
至于词汇问题如何解决?
我认为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暴力重复的办法有效。看单词,背单词表,通过不断的重复,多点感官刺激,纵向精准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横向来进行同义词总结。
以及跟真题词汇结合在一起背,这样来保证做题的时候在不同的语境见到这个词语不至于不认识。
所谓的多点刺激,有个很准确的设计叫“不期而遇”昨天背的今天马上就见到了,这样更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要结合真题来背单词。
当然抛开考试的功利心来说,通过小说泛读来记忆也是可以的。
B:您前面提到,有效的刷题是提高分数的一种方法,那您觉得学生应该怎么去刷题呢?
T:刷题实际上是必然行为,学生如果对真题资源没有清楚认识,就会造成浪费。
一开始没基础,可以先刷优质非官方模拟题,这类题目现在还是很充分的。
第二阶段,拿一部分真题出来练,前两个阶段主要还是分析错题、积累词汇。
之后再拿出历届的考题真题来做模考进行对考试时间分配的问题,作出各种思考的安排。
我也建议学生反复刷同一套题,这样可以对单词做整理,并分析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