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引进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现就石台县引进研究生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人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综合素质较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金融、经济、旅游、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有工作经历者优先。
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岗位安排
根据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特长,进行双向选择。
三、工作待遇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和石台县实际,为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1、提供一套免收租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的住房。其子女需在本县就读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本人意愿优先安排,不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2、引进到事业单位的人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聘任时不受职数限制。引进到党政机关的人才,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或正科级非领导职务。
3、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称职的,按有关规定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四、引进程序和方法
1、报名。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即可报名。采取现场报名、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引进对象向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自我简介,明确就职意向及联络方式。
2、资格审查。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报名者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将及时联系并约定洽谈时间。洽谈时,引进对象携带学历、学位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资格复核。
3、组织考察。对审查合格人员,由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派遣人员到引进对象所在地考察了解有关情况。
4、组织体检。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
5、讨论决定。依据考察结果,综合岗位要求和考察人选的特点,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引进意见,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五、相关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66-6020461。
E-mail:stzzbgbk@126.com
传真电话:0566-6020510
邮政编码:245100
办公地点:安徽省石台县曙光西路8号A楼三楼
中共石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
本次引进人才工作,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全程监督,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监督电话:0566-12380,0566-6024948
本公告未尽事宜,由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7月7日
附:安徽省石台县情简介
石台县情简介
石台,原名石埭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1403平方公里,辖6镇2乡,下设79个村、5个社区,人口11.08万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是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水电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中国山茱萸之乡和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特色农业示范试点县,并连续三届十年保持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荣誉称号。
石台文化底蕴深厚,是戏剧“活化石”目连戏、曲戏的编创地,有传承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如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古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史称“徽饶通衢”的古徽道等,先后涌现出晚唐诗人杜荀鹤、明代四部尚书毕锵、近代佛学大师杨文会、当代世界语诗人苏阿芒等一批杰出人物。石台物产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80.69%,生态环境极佳,盛产松、杉、毛竹等,有闻名遐迩的天方、仙寓、佛霞等系列名优茶,有堪称“中华一宝”之称的山茱萸,有声名远播的美味山珍薏仁米、珍珠菜、香菇、木耳等。境内河流纵横,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石台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有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院”、“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有被誉为“地下奇观”的溶洞群,有享有“诗之河”之美名的秋浦河,有森林茂密、古朴原始的仙寓山、大山富硒村等。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县情,负重拼搏,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药品包装材料制造及制药业、非金属矿加工和小水电开发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工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升级,扩大茶、竹、药、菜、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初步建起了绿色农业发展格局。以牯牛降为龙头,整合山、水、洞等资源,强力塑造“皖南最美山乡”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初步构筑了绿色旅游业发展格局。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石台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东向发展为动力,以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为战略目标,坚持内抓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外抓飞地建园培植财源,推进“三化”(工业规模化、旅游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三区”(园区、景区、城区),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引进人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综合素质较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金融、经济、旅游、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有工作经历者优先。
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岗位安排
根据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特长,进行双向选择。
三、工作待遇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和石台县实际,为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1、提供一套免收租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的住房。其子女需在本县就读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本人意愿优先安排,不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2、引进到事业单位的人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聘任时不受职数限制。引进到党政机关的人才,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或正科级非领导职务。
3、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称职的,按有关规定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四、引进程序和方法
1、报名。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即可报名。采取现场报名、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引进对象向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自我简介,明确就职意向及联络方式。
2、资格审查。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报名者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将及时联系并约定洽谈时间。洽谈时,引进对象携带学历、学位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资格复核。
3、组织考察。对审查合格人员,由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派遣人员到引进对象所在地考察了解有关情况。
4、组织体检。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
5、讨论决定。依据考察结果,综合岗位要求和考察人选的特点,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引进意见,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五、相关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66-6020461。
E-mail:stzzbgbk@126.com
传真电话:0566-6020510
邮政编码:245100
办公地点:安徽省石台县曙光西路8号A楼三楼
中共石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
本次引进人才工作,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全程监督,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监督电话:0566-12380,0566-6024948
本公告未尽事宜,由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石台县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7月7日
附:安徽省石台县情简介
石台县情简介
石台,原名石埭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1403平方公里,辖6镇2乡,下设79个村、5个社区,人口11.08万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是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水电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中国山茱萸之乡和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特色农业示范试点县,并连续三届十年保持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荣誉称号。
石台文化底蕴深厚,是戏剧“活化石”目连戏、曲戏的编创地,有传承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如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古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史称“徽饶通衢”的古徽道等,先后涌现出晚唐诗人杜荀鹤、明代四部尚书毕锵、近代佛学大师杨文会、当代世界语诗人苏阿芒等一批杰出人物。石台物产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80.69%,生态环境极佳,盛产松、杉、毛竹等,有闻名遐迩的天方、仙寓、佛霞等系列名优茶,有堪称“中华一宝”之称的山茱萸,有声名远播的美味山珍薏仁米、珍珠菜、香菇、木耳等。境内河流纵横,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石台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有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院”、“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有被誉为“地下奇观”的溶洞群,有享有“诗之河”之美名的秋浦河,有森林茂密、古朴原始的仙寓山、大山富硒村等。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县情,负重拼搏,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药品包装材料制造及制药业、非金属矿加工和小水电开发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工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升级,扩大茶、竹、药、菜、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初步建起了绿色农业发展格局。以牯牛降为龙头,整合山、水、洞等资源,强力塑造“皖南最美山乡”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初步构筑了绿色旅游业发展格局。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石台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东向发展为动力,以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为战略目标,坚持内抓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外抓飞地建园培植财源,推进“三化”(工业规模化、旅游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三区”(园区、景区、城区),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