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范围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准确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语文学习情况。以本市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为基准。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命题原则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思维空间。评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以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3.研究先进的教学研究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努力体现全面化、科学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反馈、选拔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体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坚持我市初中语文考试“创新、盘活、求精”“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注重积累和感悟,注重分析与综合,注重运用与探究,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试卷应简约、清晰、合理。
6.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体现我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等文化特色,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试题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一)考查内容
1.知识积累及运用
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能正确、规范、整洁、美观地书写常用汉字,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
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有一定的语文积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发现与探究问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名著积累中考查学生的探究与评价能力。能背诵优秀古代诗文80篇(段)以上,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拟写或修改常见应用文。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启事、日常书信等。
说明:考查语文知识积累,重点考查运用能力。鼓励创新思维,不考查对形成学科素养和学生后续学习无益或意义不大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不设概念术语考试题型。考查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学习及探究能力,在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过程中,重点考查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语文特色。
2.口语交际
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准确使用普通话,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说明:考查学生在具体口语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重点考查语言互动、交际能力。
3.阅读理解及分析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考查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并能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悟。阅读古代文言文,能流畅地诵读文言文,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今后将有计划地向课外的浅易的文言文拓展。2018年开始加入对课外浅易的文言文内容的考查。阅读现代语体文,能运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语言材料,并有一定的速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能阅读指定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