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三支一扶考试经济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6-06-28 14:40: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之一。下列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购买数量的操控能力
B.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
C.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2.
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 )。
A.最低工资保障
B.最低生活保障
C.税收
D.社会保险
3.
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美国政府依据个人不同的收入水平征收不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在34%~33%之间变动,实际这一税率政策是为了(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减少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稳定
C.打击富有的资产阶级
D.扶助低收入阶层“杀富济贫”
5.
2009年,国务院先后恢复了10个经济区域发展规划,表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展图逐渐成型,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为划分依据
C.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水分 、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1.答案: CD
解析:
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获得粮食的能力,包括粮食自给能力和进口能力,由此可知C、D两项都是为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是正确的。A选项是错误的,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定位于:立足自给,有效调控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确保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处于可控、可调的范围内,持续、稳定地实现粮食平衡目标,在兼顾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持续增长的需求。B选项过于片面,偏向于为粮食安全的保障。故正确答案为C、D。
2.答案: A
解析: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必须要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途径来进行,最低生活保障、税收、社会保险都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而最低工资保障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全国开通举报电话的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关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因此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度范畴,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因此CD说法都是错误的,B项说法正确。而要提高国家财政收入需要提高税率,但题目中没有体现“提高”,而是保持税率稳定。因此A项也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择B项。
5.答案: B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这里的区域指的是自然地理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