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甘肃省一万名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时间:2015-12-07 13:49: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
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资本主义制度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他们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的承认
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彼岸。”这一论断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7.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社会生产方式 B领导人的水平
C 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国际环境
8.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A 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B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C 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D 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9.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 原料和燃料 B 辅助材料
C 机器设备 D 商业设施
10.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A m:v B v:m C m:(c+v) D (c+v):m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 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1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实践基础上的
A 制度创新 B 科技创新 C 理论创新 D 文化创新
1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农民问题 B武装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4.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15.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 改革开放 B 自己的发展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反对霸权
1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
A 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 B 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
17.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 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 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1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9.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
A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C 我国的基本国情
D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20 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
A 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A执法组织形式 B 政权组织形式
C行政组织形式 D 司法组织形式
22.马克思主义具有
A 理论创新的理论品质 B 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
C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 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23.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24.下列说法错误是
A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
B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并由此实现社会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
C 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D 和谐社会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
25.“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最早开始于
A澳门问题 B香港问题 C西藏问题 D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