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我们可以选择了社会实践。寒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实践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经在xx大会议上曰过:“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记者朋友们,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希望你们今后要继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作出努力和贡献!”
为了体会那种“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也为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我选择了“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社会调查活动为我的目标。并于2013年2月
前往市县地区走访调查,以期了解在过去数年中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长达4天的拍照、访问等,我颇有搜获,分析归纳如下:
1. 城乡交通更为便利。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主要表现为:(1)交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直辖以来重庆公路水路交通共完成交通投资亿元,年交通投资达到亿元,比年增长了倍。)(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3)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4)交通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城市交通不断发展的同时,乡路也在更新换代。在我的家乡,一条宽敞的公路代替了过去的泥泞小路,诸多乡村已由平滑的水泥路连通,乡民们出门更加的方便了。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在农村,天黑后就变”睁眼瞎”的时代已经过去,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明亮的白炽灯,乡间小路上虽然没有路灯,但是也无需打火把上路了,清晰的手电筒光会陪伴你一路。再者,家用或农用电器也大变样,从烧水洗澡到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从牛耕田到现在的电动犁;从打米机到现在大米打玉米打面粉三用机······ 科学的进步那是相当的明显,也为农村的百姓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3. 住房条件的改善。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是近几年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这在蓬南镇周边乡村更是明显的表现出来,农村一反以往破败不堪的景象。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房屋更是设计的简明利落,美观大方。据资料显示,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住房制度,这种状况适合低水平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自“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以来,政府把它全面的贯彻了下去,切实的给农村居民带来了福音。党和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把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4. 乡村医疗体制的完善。今年回乡,在欢度节日之际,我听老一辈人说起了许多乡村的变化。说到这些,他们无不喜笑颜开,赞叹着政策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其中,他们谈到了医保问题,说着农村的医疗改革,都说医改之后农村人看病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去看诊时也放心了。说到此处,无不是喜笑颜开。再者,通过查阅资料,重庆近年来深化推进新医改,在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推广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开展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推进公立医院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缓解了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从总体来说,农村在过去数年里,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就我分析,还是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空间值得发展:
一是要打牢发展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仍是其致富途径。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十分明显,设施落后,产业化、科技化、规范化发展就难以施行,也是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也难以实现。首先要抓好水利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问题。积极寻找水源,建设水利设施,加强原有水利设施的管理,是我们应当做好的工作。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必然要解决用水问题。其次,要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由于公路不畅,许多产业受阻,许多项目不能实施,而人们的出行也很不方便。目前,我们的农村公路,虽然大多已经修通,但维护和管理十分滞后,路面状况十分差,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很多道路在雨季不能通行。再次,要搞好扶贫开发、落实好扶贫项目。
二是要搞好产业规划,做好政策扶持。产业化是农业的出路,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每个地方都重视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化也有两面性,符合实际情况农民致富;反之,背离客观实际的项目,只能坑害百姓。所以,一个产业是否合适,在发展就应当做好调查,做
好规划。产业规划要解决种什么,在哪里种,怎么管理,怎么支持,怎样与全局的产业布局相适应的问题。例如,烤烟发展规划,我们就要解决在那几个村种,具体是哪些农户,有没有效益,技术和自然条件是否有保障,会不会与全乡其他产业冲突等等问题。产业选择,产业规划合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既然做,就一定要全力支持,全力做好,力保成功,对于我们贫困落后山区,底子薄,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要搞好科技推广,做好技术支持。有了车,有了人,但没有技术,车同样不会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就像一辆车,需要人和技术来推动它。目前,我们在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应用上作了一些尝试,收效很明显,但还是存在着技术不过硬,不够专业的问题。首先,推广科技的技术人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我觉得应该多举行一些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让我们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有强的技术、专业的技术。其次,要注意推广方式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推广科技运用,有的使用教材,有的采取讲座形式,有的呢就要手把手的教,这都是值得探索的东西。再次,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像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样,具有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运用的制度保障。
四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环境。我所调查的地区,属于国家森林保护区的边缘地带,高山环绕,资源丰富。但是为了经济发展,采石厂到了我们村采石,山被炸出一个大洞,难看极了,也给村民带来了山体滑坡的危机。而且附近的树木也被采伐了大半,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黄色的泥土,为数不多的树木孤零零的立在上头。环境真的远不如以前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告诉我,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与外界社会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就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