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能否认,如果没有中国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中国的命运与亚洲的命运,与世界和平的希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14年2月27日,xx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此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二战后,中国加入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300多个国际多边条约,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主张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到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到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6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努力“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是一个度尽劫波的国家对世界的承诺和贡献。
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引来国际社会强烈不满。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挑战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的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历史;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威胁的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二战结束已近70年,这些闹剧仍不断在日本上演,充分表明,日本建立的所谓和平体制并没有对军国主义的复活形成有效的遏制。现在,安倍政府又要借修改宪法来实现重新武装,日本不仅要做政治大国,还要做军事大国,怎能让爱好和平的亚洲和世界人民放心?
回望历史,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值得纪念的一个百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又飞速跨进信息社会;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进化”,在这个短短的百年里完成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领域,人类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辉煌顶点。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持久和平之道。国际社会开始尝试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和平,通过用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约束来限制战争的冲动,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来制约战争。
近70年间,尽管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但多元世界正逐步形成,时代的不同使得选择和平发展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国家政治之间的激烈博弈,冷战思维、极端民族主义与极端宗教思想造成的冲突、摩擦仍持续不断,在一些地区仍有升级的可能。怎样才能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找到一种新理念,不断为和平注入正能量?
2014年2月27日,xx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此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二战后,中国加入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300多个国际多边条约,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主张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到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到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6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努力“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是一个度尽劫波的国家对世界的承诺和贡献。
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引来国际社会强烈不满。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挑战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的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历史;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威胁的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二战结束已近70年,这些闹剧仍不断在日本上演,充分表明,日本建立的所谓和平体制并没有对军国主义的复活形成有效的遏制。现在,安倍政府又要借修改宪法来实现重新武装,日本不仅要做政治大国,还要做军事大国,怎能让爱好和平的亚洲和世界人民放心?
回望历史,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值得纪念的一个百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又飞速跨进信息社会;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进化”,在这个短短的百年里完成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领域,人类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辉煌顶点。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持久和平之道。国际社会开始尝试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和平,通过用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约束来限制战争的冲动,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来制约战争。
近70年间,尽管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但多元世界正逐步形成,时代的不同使得选择和平发展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国家政治之间的激烈博弈,冷战思维、极端民族主义与极端宗教思想造成的冲突、摩擦仍持续不断,在一些地区仍有升级的可能。怎样才能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找到一种新理念,不断为和平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