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5)

时间:2015-04-24 15:44: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131.第一组数据主要显示出()。
  A.一个科研人员不管它有多高的天分或有多大的成就,都得遵守纪律,按制度规定办事,尊重领导和同事

  B.课题组内不能容忍不遵守劳动纪律,却能容忍平庸

  C.不鼓励个性,不是以科研能力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处理人际关系为大权重,反映出科研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D.科研不端行为比较严重,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科研环境

  132.第二组数据主要表明()。

  A.项目申请已经成为科研人员为关注、为头痛的事情了

  B.课题申请难度大,竞争激烈

  C.以人际关系为主导因素的“小圈子”,背离了公平竞争原则

  D.经费投入力度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

  133.要营造好科研人员直接面对的小环境,应当着重抓好()。

  A.科研团队内部融洽的关系

  B.采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方式,而不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产生课题组长

  C.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支出和使用

  D.与其他课题组进行交流,避免出现科研封锁现象

  134.第三组数据反映的科研不端行为数据触目惊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科技政策导向上存在的问题,容易造成一种使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的环境诱导

  B.科研体制存在不少弊端,容易使一些科研人员守不住道德底线

  C.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学术****

  D.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135.第四组数据说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干,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着重解决好()。

  A.科研投入和项目申请中存在的问题B.微观科研运行机制形成的小环境问题

  C.改善科研机构中的人文环境D.完善团结广大科研人员共攀高峰的机制

  (六)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消减目标是:日本消减6%,加拿大消减6%,东欧各国消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减少,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上。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议定书允许缔约国采取的减排方式之一是: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温室气体一般是指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空气中该种气体含量增多。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西方八个主要工业国家领导人,于2007年6月6日至8日聚首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共同讨论全球热点问题。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峰会的根本意义是为全球化进程塑造国际政治形态。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德国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议程。在短短的会议日程上,八国首脑们要讨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投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非洲发展等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德国希望本届峰会上八国领导人能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

  气候变化作为本届峰会的首要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就被炒得火热。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2012年就将到期。德国提出,在本届会议上各方就2009年前温室气体减排全球框架协议取得共识;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的水平降低50%、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

  但是,德国提出的目标遭到了全球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坚决反对。双方在会前的谈判中就已经较上了劲。美国极力想删除所有涉及减排目标的量化标准,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在关键问题上决不作无原则让步。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德国领导人对这种“缓兵之计”的做法评价不高。但美国的不合作将有可能使德国后在这个问题上功亏一篑,并直接影响到本届八国峰会的“圆满成功”。

  应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总书记于6月6日至8日赴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本着对中国人民负责,对全人类共同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来处理这个问题。

  中国将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和参与气候合作,支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主渠道开展合作。

  发达国家历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现实人均排放水平高,资金技术能力强,他们应该履行应承担的减排,并在资金投入和技术转让方面给发展中国家以实际帮助。

  “贫困解决不了环境和气候问题。如果离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136.除二氧化碳外,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氟氯烷烃

  D.水汽

  137.澳大利亚是能源生产大国,《京都议定书》中,澳大利亚可增排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澳大利亚人口较少

  B.工农业能源消费相对比较少

  C.从目前情况看,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

  D.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拥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原区

  138.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缔约国的原因是()。

  A.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国家

  B.当前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就意味着减少能源消费

  C.这将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

  D.严重损害美国石油大财团的利益

  139.由于我国目前人均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近期有较大的增排额度,从这一层面上看,预计在未来20~30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可能是()。

  A.扩大能源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B.招商引资,引进发达国家的高耗能工业

  C.将我国的剩余减排额度转卖给缔约国

  D.给我国可再生资源工业的发展留有较长的时间

  140.2007年6月6日至8日,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邀请,总书记赴德国参加八国集团峰会,并就()问题阐述了中国的看法和主张。

  A.世界经济

  B.投资与社会责任

  C.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D.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