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中会考《物理》考试要求(1月、6月)

时间:2014-11-26 16:22: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考试要求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物理事实、物理量及单位;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表示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即能回忆与再认先前学习过的术语、概念、规律和模型,并能在需要时以一定方式将它们表述出来。

b—理解:指能对物理事物、事实、现象或符号的差异做出反应并进行区别;能知道同类物理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识别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事物、现象的范围、条件),并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c —应用:指能将物理事实、现象加以归纳,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认识规律适用的条件,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d —综合: 指能选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应的物理方法和思维策略,求解较复杂问题。

(三)学业水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分别用A、B、C、E表示。

各等第标准分述如下:

A—优秀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A等第的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物理学科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具体要求是:

①熟记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重要的物理史实、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物理常数。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正确认识物理现象,熟练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定则的文字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③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熟练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能熟练辨析相近、易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④阅读并准确理解新知识,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情景较新的物理现象,对具体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能对较复杂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辨认出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物理过程所适用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⑥熟练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问题,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较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获得正确结论。

⑦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设计原理、器材特点,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准确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中所列实验的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⑧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具有选择仪器和实验方法的能力,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能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实验、减小误差的建议。

B—良好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B等第的考生,能较好地掌握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学科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记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重要的物理史实、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物理常数。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正确认识物理现象,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定则的文字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③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能辨析相近、易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④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情景较新的物理现象,对具体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⑥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设计原理、器材特点,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中所列实验的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⑦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

C—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C等第的考生,能基本掌握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物理学科的一些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记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重要的物理史实、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物理常数。

②认识物理现象,初步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定则的文字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③初步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

④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对简单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简单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和推理。

⑥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设计原理、器材特点,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基本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中所列实验的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⑦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

E—不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为E等第的考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尚未达到C等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