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B.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经济发展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D.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2.资本的投入数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 )。
A.消费能力利用率
B.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C.投资能力利用率
D.生产资料利用率
3.在两因素分析法中,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
A.GY=GA+aG1+βGK
B.GQ=GH+Gρ
C.GA=GY—aG1-βGK
D.GH=GQ+Gρ
4.全要素生产率是由( )首先提出的。
A.罗伯特∠坽
B.凯恩斯
C.弗里德曼
D.法玛
5.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称为( )。
A.两因素分解法
B.三因素分解法
C.经济增长率
D.全要素生产率
6.如果-国在-定时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75和0.25,根据索罗余值法,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 )。
A.2.0%
B.2.5%
C.5.5%
D.1.0%
7.假设某个国家2006—2010年间GDP增长7.3%.资本存量增长6.6%,劳动力增长5.4%。如果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份额为30%,劳动力为70%,那么,这-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A.0.85%
B.1.25%
C.1.54%
D.3.65%
8.按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有三种类型,其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 )。
A.长周期
B.短周期
C.中周期
D.全周期
9.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
A.增长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环
D.长波循环
10.下列对古典型经济周期表述正确的是( )。
A.低谷时经济负增长,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B.低谷时经济正增长,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C.低谷时经济增长率为负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
D.低谷时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
11.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 )波动。
A.短周期
B.长周期
C.古典型周期
D.增长型周期
12.下列指标中属于先行指标的是( )。
A.工业总产值
B.股票价格指数
C.固定资产投资额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下列不属于“三个转变”的是( )。
A.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增加出口初级产品转变
B.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C.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D.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4.所谓(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科学发展观
1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 )。
A.三个代表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八荣八耻
16.经济发展的核心是( )。
A.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B.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C.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D.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
A.净出口
B.政府支出
C.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生产要素的效率
E.投资需求
2.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般用( )表示。
A.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余额的比率
B.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
C.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
D.国民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
E.生产单位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
3.按照-国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可以分为( )。
A.长周期
B.基钦周期
C.朱格拉周期
D.古典型周期
E.增长型周期
4.按照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可以分为( )。
A.基钦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朱格拉周期
D.康德拉耶夫周期
E.增长型周期
5.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通货膨胀
B.失业率高
C.投资活动萎缩
D.生产发展缓慢
E.产品滞销
6.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分为( )。
A.同步指标
B.指标
C.关键指标
D.滞后指标
E.收益指标
7.下列指标中属于同步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固定资产投资额
C.广义货币M2
D.制造业订货单
E.股票价格指数
8.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A.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B.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C.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D.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E.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选项AB说反了。经济增长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选项C说法错误。
2.B
【解析】本题考查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劳动的投入数量、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效率。其中资本的投入数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3.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增长的两因素分析法。选项A是三因素分解法的计算公式;选项C是“索罗余值”的计算公式。
4.A
【解析】本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出者。全要素生产率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坽陿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5.D
【解析】本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是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6.C
7.C
8.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周期。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
9.B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型周期的概念。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
10.A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型经济周期的表现。在古典型经济周期中,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选项D是增长型经济周期的表现。
11.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经济波动。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
1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先行指标也叫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例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等就属于先行指标。选项AC属于同步指标,选项D属于滞后指标。
13.A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促进“三个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选项A不属于三个转变的内容。
14.B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关系。
15.C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16.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多项选择题
1.CD
【解析】本题考查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比如资本的投人数量、劳动的投人数量)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如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效率)。
2.BC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效率的概念。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来表示。
3.DE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国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4.AC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长周期(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和短周期(基钦周期)。
5.BCDE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周期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的特征。通货膨胀是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6.AB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指标的划分。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可以把-系列经济指标划分为-致指标(同步指标)、先行指标(指标)和滞后指标。
7.A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所谓同步指标,也就是-致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致,可以综合地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属于先行指标。
8.ACDE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1)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2)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3)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4)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