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安徽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等待风雨后……
安徽一考生
哲人有言:“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古今中外,成就一番事业的,无不饱经挫折。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窥见:瓦特研制蒸汽机,失败了二十次;贝尔发明电话机,饱经他人讥讽。投机取巧也许会成功,但胜利的光环只会闪耀一刻;歪打正着可能胜利,可成功的大厦只会耸立瞬间。时间的洗刷将会抹去伪劣的光环,摧毁空虚的大厦;历史的洗礼将挖掘出那一段段难忘的经历,那次饱含泪水和血汗的成功……
“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困惑,他苦恼,他几近绝望!上帝,你将天才的灵魂遣于他的身躯,却为何又掷出狂风暴雨去打击他?!你可知,人世间,一个音乐家高贵的部分,即听力,大大地消退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将放下那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棒?这意味着,他将永远尘封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乐谱?不!他,贝多芬,他像一个音乐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爆发出惊人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重新握起了笔,无论失恋的痛苦多么令人断肠,无论失聪的苦闷多么悲痛欲绝,无论孤立的孤独多么令人绝望。他只会将命运的不公平掷于九宵,他只会用音乐向挫折宣战!他胜利了,《命运》的旋律证明!他胜利了,《欢乐颂》节拍证明!他告诉我们:不公的命运由你自己反抗,人生的挫折要你自己踏平!
来自大学的感动
今年,人们一直在流泪,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洪战辉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是一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从上学那天起,他就一直在做一个梦,他梦想迈入那神圣的大学校园。然而,残酷的现实几乎将他的梦想揉碎:他要面对一切,父亲的疾病,家庭的贫困,还有弟妹的学费,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他稚嫩的肩上。然而,“那些其实没什么。”洪战辉说了这句话。人们看到,为了养家,他四处奔波,上工地,入林场,为父买药;为了照顾弟妹,他省吃俭用,自己出题,教育幼小;为了学业,他挑灯夜战,刻苦钻研,全不顾眼镜压着鼻梁。他胜利了:他奇迹般地照顾了体弱的老父,关怀了幼小的弟妹,更圆了自己的夙梦。他告诉我们:不公的命运由你自己反抗,人生的挫折要你自己踏平!
穿过崎岖的山路,终会到达旷野;登上险峻的山岩,终会迎来曙光。人们啊,请记住:要等待风雨。因为,风雨后面,是明亮的彩虹!
点评:这篇作文,开篇既点题,从大处落笔,突出任何辉煌的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无数次的挫折和艰难困苦,所举的两个例子一外一中,很有代表性,结尾的议论,更突现主题.
作文的语言很大气,纵横捭阖,很有力量!不拘泥于细节,不纠缠于枝叶,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整齐的句式,充满激情的表达不能不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月光·小巷
安徽考生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因为它对于我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当我知道了做不好一件事的一切方法之后,我才会知道做好一件事的一种方法。
——爱迪生
街景空荡,身旁匆匆而过发芸芸众生共同涌成陌生且模糊的人流,是眼前的真实还是记忆的重合?已记不请有多少次,独自走在这傍晚的大街。十字街头,人潮簇拥着我落寞的孤单,这是人潮的高峰期,于我却如午夜般凄冷。城市的喧闹,在我的眼中,如热带雨林的闷躁,草原的广袤,沙漠的灼烧。
我拂去发上的雨丝,回看背后的街景,雨飞,灯闪,车流,竟发现自己以木然走了很久。
天快黑了,雨却渐停了。
我低下头,叹气,原以为,麻木的走,无边的想,会减少近日的痛苦、无助,会累醒自己的斗志,惊醒自己正常的快乐与悲伤,可我做不到。我捂住了脸,所有的挫折与失意,我记得清清楚楚,怎么办?
不知何时,已月上中天,淡月如眉,月下人已然憔悴。此时,街上只剩下我和路灯、影子,我闯入一处黑暗,似乎关上了那片刺眼的灯光。小巷口,玉兰花影疏淡,月的清挥静静的笼罩着我,我突然想起朋友的一句话,人为什么不能像月光一样,周身越黑暗,自身越明亮?
月皎洁,我蹲下身,将脸埋入双臂,我看见什么闪亮的东西灼灼的坠入我的臂弯,是泪。
宁静,这月夜,我渐渐从啜泣中平静下来,月下,痛,烦恼,还有那过去的一切,此时,一齐涌上心头,我诧异,它们发生时,我的多么惊恐、痛楚、无助、慌乱,而此时,我却几乎是冷冷的旁观这一切,疲倦的我甚至开始思考,如果当初我不那么做,事情会不会好一些?那么,我应该怎样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还有现在……
我抬起头,在小巷里,沉默着。
风吹干了我的泪,也许,是我自己无意间把它们拭去了,我只觉得,浑身上下沐浴着月光,如经历了洗礼一般,无比轻松,欢畅,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
我一步步踱出小巷,微光下,是回家的路,月光依然如水,如回忆中某人的目光,我觉得月的纯洁却在小巷,在我心上静静流淌。
我再回头看我走过的路,嘈杂与喧闹。我莞尔,我不该走那么多的路的,我该去做些什么,可若不是这样,我又怎能置身于后来的月光下,那如水的素月下?
我转身,走上了大路,向着前方未知的黑暗,与闪烁的灯光。
评语: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它突出的特点是构思巧妙。一份失落的心情,如果直白的道出,那样难免会有些浅白、生硬。本文的作者深知“文以曲为美”的道理,巧妙的借助那幽美的月光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我”落寞,月光便凄冷;“我”平静,月夜便“宁静”;“我”振奋,月光变“皎洁”。情与景水乳交融,情与景也相得益彰。
另外,文章的语言优美且富有意蕴。如:“雨飞,灯闪,车流”“月下,痛,烦恼”等,这样的文句,其实就是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