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云南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真题

时间:2014-04-08 16:59: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09云南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真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开始答题;

21. 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虎踞. (蹲坐)龙盘荒诞不经. (常规) 苦心孤诣. (达到)

B.旁. (旁边)征博引赴汤. (开水)蹈火置之度. (考虑)外

C.茹. (吃)毛饮血甚嚣. (嚣张)尘上克勤克. (能够)俭

D.笑. (快乐)逐颜开尾大不掉. (摆脱) 若即. (靠近)若离

21.【答案】A。解析:B 项中“旁征博引”中的“旁”应解释为“广泛”;C 项中“甚嚣尘上”中的“嚣”应解释为“喧嚷”;D 项中“尾大不掉”中的“掉”应解释为“摇动”。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 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 我们 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这书籍“刺激神经”、“扰乱思想”的进度比“剧场”、“游艺园”更要高些,力量也就大些。

A. 那么因而虽然然而B. 那么因而虽然否则

C. 因此虽然因为然则D. 因此因为既然然而

22.【答案】D。解析:第一个句中,横线处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随意地把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是“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的原因,故第一空应选“因此”,可排除A、B。第三空中应填与“就”相对应的“既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对于复兴银行新任行长的意见,《金融导报》本周内将发表相关评论

B.我初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企业家了

C.几乎所有县里的领导都出席了这次会议,可见这次改革至关重要

D.丁校长称“中国不同的学校学费应不同”,此说在省内外中学校长论坛引起共鸣

23.【答案】B。解析:A 项中的“意见”可能是“新任行长给出的意见”,也有可能是对“复兴银行新任行长这件事”的意见;C 项中“所有”可用来修饰“县”,也可用来修饰“领导”;D 项中“称”所指的内容有歧义,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可理解为“丁校长的这种说法引起了共鸣”,也可理解为“校长认为这种说法引起了共鸣”。故本题答案选B。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4-27 题。

美国5 个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目前报告说,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央存在一个反物质源,它喷射出的反物质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高达2940 光年的反物质“喷泉”,这是宇宙反物质的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天文学家是利用先进的伽马射线探测卫星获得这一发现的。他们研究了美国航天局6 年前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控测卫星去年11 月以来的观测结果,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 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这一发现不仅将改变人类对银河的认识,还将促进人类重新探索宇宙中所有星系产生的奥秘。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 狄拉克早提出的。他在30 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电荷正好相反。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学家先后发现了反电子、反质子、反氘核等反粒子和反原子核。

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两者会全部消失,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比普通可见光强25 万倍的伽马射线,这被称为“湮灭”反应。美国天文学家们就是通过卫星观测伽马射线而确定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的。

目前,天文学家还未就反物质“喷泉”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该“喷泉”是由银河系中黑洞造成的;有的认为它与质量巨大、年龄较轻的恒星被吸往黑洞时产生的爆炸有关;还有人认为它可能是100 万年前银河系中央两个超高密度的中子星碰撞产生的火球冷却后的残留物。

24. 关于“反物质‘喷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反物质“喷泉”与其在宇宙中的对应物相遇,释放同了强烈的伽马射线

B.反物质“喷泉”自去年11 月发现以来,其反物质的喷射接连不断

C.反物质“喷泉”从银河系上方约3500 光年处的反物质源不断喷出

D.反物质“喷泉”由银河系中央的反物质源喷出,高达2940 光年

24.【答案】B。解析:原文中说的是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去年11 月以来伽马射线的观测结果,“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 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而不是“反物物质‘喷泉’自去年11 月发现以来,其反物质的喷射接连不断”,B 项不符合文意。

25. 下列对“反物质”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物质与其反物质在质量上完全相等

B.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反物质“喷泉”

C.任何一种物质与其反物质所带电荷正好相反

D.物质与其反物质相遇就会发生“湮灭”反应

25.【答案】B。解析:与此题内容相关的原文是第三段。B 项曲解了原文,文中说的是保罗·. 狄拉克早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且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反粒子”,但由此并不能推出“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反物质‘喷泉’”。A、C、D 三项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原文。

26. 对第3 段中加横线的语句在原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卫星来观察伽马射线,从而确定了反物质“喷泉”的位置在银河系中

B.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先进的伽马射线来探测卫星,才确定了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

C.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卫星观测,凭借对伽马射线的分析,断定了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

D.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先进的观测,发现了银河系中反物质源发射的强烈的伽马射线

26.【答案】C。解析:文中的划线语句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信息点:①方法——通过卫星观测伽马射线;②结论——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A 项中的结论与原文不符;B项中的方法与原文不符;D 项则把完全颠倒了原文中的方法和结论;C 项全面而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为正确答案。

27.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30 年代以来,物理学家对反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他们的成果是此次发现反物质源的重要依据

B.反物质的发现意义重大,它将改变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并将对宇宙星系起源的研究产生影响

C.美国的两组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分别在银河系中央及其上方3500 光年处,发现了两处反物质源

D.研究表明:银河系反物质“喷泉”的产生,与质量巨大、年龄较轻的恒星被吸往黑洞时的爆炸有关

27.【答案】A。解析:B 项偷换了概念,与它内容相关的原文是第二段的后一句,此句中的“这”指代的是“反物质源”,而不是“反物质”;原文中说的是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天文学家经过分析卫星观测伽马射线的结果发现了银河系上方约3500 光年处有一个反物质源,C 项中的“经过长期观测”、“分别”、“两处”的表述都与原文不相符;与D 相关的原文是后一段,此段第一句即说“天文学家还未就反物质‘喷泉’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由此可见,第二句中的这些观点只是学者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已经经过研究论证统一的结论,D 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1 题。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中的古帝王,叫帝喾,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和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管参星。

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2400 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幽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28.“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这里所说的“具有天文背景”的含义是指( )。

A. 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作民间传说的背景

B.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C.阏伯和实沈的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D.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28.【答案】D。解析: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的开头,它后面紧跟着写的是《左传》中关于阏伯和实沈的记载——它们后来成为参商二星,在天空中遥遥相对,永不能相见。由此可知,“具有天文背景”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即D 为正确答案。

29.文中“观象授时”的含义是( )。

A.观天象以传授知识B.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C.观天象以从事农耕D.观天象以安排时间

29.【答案】B。解析:“观象授时”中的“时”是“时令”的意思,故整个词应含义是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30.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其余三种含义不同的一种天象是( )。

A.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B.参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

C.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D.北斗七星斗柄连线指向东方

30.【答案】C。解析:A、B、D 三项都出现在春耕之时,C 项则是在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出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子午线的测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B.古代的神话传说和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的水平

C.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

D.夏商周三代,对大火天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

31.【答案】C。解析:本文主要说明的是在古代的神话传说和诗歌中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天象的知识,由此可知,B 项正确。C 项属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有促进作用。A、D 两项都能直接从原文得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2-35 题。

数学界引为自豪的是: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从简单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到复杂深奥的公式,尽管各国的读法不同,然而意义却是互通的。语言学界则完全相反。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多样性恰恰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的确,数学跟语言学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他们好像构成了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的两极。直到本世纪上半叶,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只有天文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才使用数学;而文学艺术、人文科学以及跟社会有关的各行各业,只能使用日常语言来表情达意。

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理工的不在语言文字上下太大工夫,学文科的则把数理化视若畏途。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人极少,更少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近百年来,数学方法不仅在天文、物理学领域获得惊人的发展,而且渗透到生命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中来,首先在生物学,然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数学方法取得又巨大的成功。于是,数学家的目光愈来愈频繁地注视着语言现象。如俄国大数学家马尔柯夫就曾用概率方法统计过普希金的史诗《欧根·奥涅金》中的俄文字母的序列,来说明自己随机过程数学理论;速记学家和字母打印机的发明者们,曾大规模统计英文字母的频率,用来设计速记符号和打字键盘,这些人都是尝试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语言的先驱者。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语言通迅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字符号——语言。科学的发展使数学领域空前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的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数学语言学”就应运而生了。

32. 从第1 段内容看,语言学界引为自豪的是什么?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数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明确单一,语言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则丰富多彩

B.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而各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

C. 各国数学家使用的数字及公式,意义是互通的,语言学家使用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

D. 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而各国的语言学家不可能这样交流

32.【答案】A。解析:根据“语言学界则完全相反。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多样性恰恰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可知,语言学界自豪的内容是与数学界自豪的内容—

—“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是相反的,即研究对象丰富多彩。由此可知,A 为佳答案。

33. 下面能体现“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人极少”的原因的是( )。

A.数学跟语言学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它们好像构成了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的两极

B.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没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C.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生不愿在不相关的学科上耗费精力

D.人们错误地认为,数学和语言学无关,只有搞社会科学才需要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33.【答案】A。解析:由原文的第二段可知,B 项表述原文不符,把“很少”夸大成了“没有”。而除B 外的三个选项都是“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人极少”的原因,但A 项是客观原因,C、D 三项是主观原因,属于人们主观认识和行动上的不足。由事物本身特点造成的原因是我们不能跨越的,也是能体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故此题应选表示客观原因的A 项。

34. 对第3 段开头一句使用“渗透”一词分析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文、物理学属于理科范畴,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属于文科范畴,用“渗透”更能反映发展过程中的主从关系

B.从前面“获得惊人的发展”来看,这里用“渗透”一词承接关系更为明显,语脉更为连贯

C.用“渗透”一词,准确而形象地反映了数学方法与生命科学、人文科学产生联系的渐进过程

D.从后面所举事例来看,只有马尔柯夫是数学家,其余的人与数学关系不大,用“渗透”一词准确地反映了不同的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4.【答案】C。解析:“渗透”书面意思是指一种势力逐步进入到其它方面,包含有一种渐进的意味。原文中用“渗透”一词正是为了表达数学方法与生命科学、人文科学产生联系的那种渐进过程,C 项的分析与此一致。由原文我们并不能得出,使用“渗透”是为了反映出“发展过程中的主从关系”、“不同的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或使语句更连贯。故A、B、D 错误,C 为正确答案。

35. 纵观全文,不属于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

A.数学与语言学之间有了共用的边界,并且被彼此渗透

B.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理”不该分家

C.语言通迅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D.20 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

35.【答案】B。解析:原文的后一段指出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的原直接因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①纽带——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②科学的发展使数学、语言学两者的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以符号为主要研究对象,有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A、C、D三项都与原文所指的原因相符,是必备条件,而B 项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40 题。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身体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36.对“雨”在全文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

B.“雨”是统一全文材料的核心

C.“雨”是泪水与痛苦的象征

D.“雨”塑造着全文阴冷苦涩的氛围

36.【答案】B。解析:B 项描述不恰当,“雨”是统一全文材料的线索,但不是核心。

37.小说开始写“小雨点”溅在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溅在眼镜上,其作用表达佳的是( )。

A.展示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B.说明“雨”确实越下越大

C.说明了我的情感的变化D.说明那场雨使我终生难忘

37.【答案】A。解析:小说开始写“‘小雨点’溅在眼镜上”纯粹是描写的一种客观事实;亲眼目睹樱子被车撞了,“我”肯定是内心极其痛苦,在这之后写“更大的雨”正是为了展示出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故A 为正确答案。

38.小说表现了我的痛苦、悔恨、对女友的无限眷恋,文中表现悔恨情绪鲜明的句子是( )。

A.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B.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C.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38.【答案】C。解析:A、B 两项只能说明“我”的内心很痛苦;D 项只是陈述了信的内容;C 项是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我”的痛苦、悔恨及对女友的无限眷恋,语气强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9.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樱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送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

B.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喻示着樱子美丽而又短暂的生命和在我生命里留下的永恒记忆

C.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其目的在展示“我”思绪的发展变化层次

D.“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暗示着我与樱子间不可逾越的生死界限

39.【答案】A。解析:由原文“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可知,樱子是主动帮我去寄信的,并不是听了“我”的话才去送信的,也就更谈不上“我太冒失”。故A 项为正确答案。

40.文中划线部分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借喻B.借代C.象征D.拟人

40.【答案】D。解析:划线部分将“孤独”、“站”这两个适用于人的词语用来描写“邮筒”,显然是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