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省重庆村官模拟申论试题

时间:2014-03-04 17:11: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四川省重庆村官模拟申论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造成重庆武隆垮塌事件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答案
重庆武隆垮塌事件的造成有自然、地质原因:鸡尾山是武隆县四大危岩灾害区之一,属于重点危岩监护区。危岩正处于发育期,极易发生塌崩灾害。
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滥采滥伐,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不重视可持续发展是事故的元凶。主要体现在矿山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所有矿山闭坑后都没有进行土地复垦和矿山整治。
2.在重庆武隆山体垮塌事故后,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难免会破坏到环境”,针对此观点某论坛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A:这种说法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因此经济发展肯定为第一要义,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经济要快速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原材料,因此难免会破坏到环境。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正确的。
网友B: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吗?
当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就是为了妥善解决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发展资源的同时,必须坚持合理、适度的态度,绝对不能乱采乱挖,这样只会导致大自然的疯狂报复。武隆山体垮塌就是鲜明的教训。
网友C:其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冲突,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处。
当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越来越为人民群众所谴责,而国家也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要建立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力求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使用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地方政绩的考核指标。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保护自然环境。
网友D: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置环境保护于不顾的严重后果。经济发展固然很重要,但是良好的环境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保护,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严格加以执行,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来真正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你如何看待上述网友的看法,并论述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0分)
要求:条理清楚,表达简明,内容具体。字数不超过300字。
答案
网友A的说法是错误的,而网友B、C、D的说法则较为恰当。
重庆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绝对不能够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否则必将让人民群众与社会付出沉痛代价。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摈弃唯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思维。必须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真正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工作中,并且需要充分重视起来,真正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环境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当地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不合格的工厂企业必须叫停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了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同时也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3.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20 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 字。
答案
一是牢固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开发”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对煤矿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是进一步探明煤矿资源储量,科学确定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促进煤矿资源合理有序开发,杜绝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开发行为。
三是结合煤矿企业关闭整合和扩能扩界,进一步优化煤矿生产布局,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煤炭资源效益。加快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认真落实企业治理主体,并督促治理。
同时,加强矿区的水土保持,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把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整理、林业植被恢复等项目结合实施,促进矿区的生态修复,不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矿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4. 根据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写一篇1200 字左右的议论文,自拟题目。(40 分)
要求:中心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层次清晰,书写规范。
参考例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钱”,这是从诸多环境灾难中得出的一个可靠结论。可过去一段时间,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虽然经济指标获得了短暂的飙升,却给自身发展戴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可见,遏制地方政府置环境保护于不顾的一时经济发展冲动是多么现实和迫切。
毋庸置疑,在保护和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利益冲突的重重阻力。这是因为,保护和治理环境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须经多年努力方可见其成效,这种“潜政绩”远不如GDP 增长那种“显政绩”来得迅速、来得直接。这就存在一个制度保障的问题,即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应以制度为保证。
众所周知,政绩考核是一根“指挥棒”,有什么样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干部政绩观。因此,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本钱”,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环保政绩考核制度。有目共睹,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逐渐把环保问题纳入到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中,使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由于缺乏全国范围“一盘棋”的意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还是陷入了“地方粮票”的困境。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由于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上级组织部门参与的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因此,往往难以引起被考核人的高度重视。况且,目前的考核是一种事后考核,干部换届走人后就不再需要对环保问题承担责任,这就使环保考核成为一纸空文。再加之,普通民众对城市生活环境是最有发言权的,又在环保问题上缺乏最直接的评价渠道和载体,使得当前的干部环保考核制度的约束性被大打“折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钱’”,这种信念一旦在头脑中真正树立起来,我们就必须自觉地做忠诚的“环保卫士”,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战略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平,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能力,运用切实有效的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化力度,切切实实地保护好生态环境。
重庆武隆山体崩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让人民群众与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各地政府唯有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严厉惩处破坏环境行为,才能有效避免此类因破坏环境诱发自然灾害事故发生--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积极作为、严肃执法。更根本的,是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摈弃唯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思维--唯其如此,才能限度地消弭诱发灾害与事故的各种因素,在更大程度上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