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从在宜昌召开的湖北省低丘岗地改造工作现场会上获悉,从今年起,湖北省将用5年~7年时间,把300万亩效益低下的低丘岗地改造成产出高、效益高、生态好的“金山”。会议现场观摩了宜都市高坝洲镇的3个改造试点工程,全面部署了低丘岗地改造工作。
在宜都市高坝洲镇八卦山万亩低丘岗地改造现场,青林寺村一组村民张流华对记者说:“过去这里是一片残次林,每亩平均收益20元,改造成橘园后,每亩平均收益3000元。”
改造低丘岗地,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综合分析全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继高产农田建设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并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八件实事之一。该工作将按项目运作,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为具体承担单位。其管理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关规定执行。要求项目区相对集中连片,其总规模在300亩至10000亩间,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项目建设总规模的30%。同时为保证项目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不能选址在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区域、库区迎水面和水源保护区域,以及土壤地理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按规划,2008年至2014年,低丘岗地改造每年完成45万亩左右,每亩平均投资2000元。全省30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工作完成后,预计投入资金6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占60%,市(州)、县(市、区)投入占40%.据测算,改造后的300万亩优质土地,每亩年均可增收1000元,每年可增收30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75元。
在宜都市高坝洲镇八卦山万亩低丘岗地改造现场,青林寺村一组村民张流华对记者说:“过去这里是一片残次林,每亩平均收益20元,改造成橘园后,每亩平均收益3000元。”
改造低丘岗地,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综合分析全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继高产农田建设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并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八件实事之一。该工作将按项目运作,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为具体承担单位。其管理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关规定执行。要求项目区相对集中连片,其总规模在300亩至10000亩间,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项目建设总规模的30%。同时为保证项目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不能选址在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区域、库区迎水面和水源保护区域,以及土壤地理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按规划,2008年至2014年,低丘岗地改造每年完成45万亩左右,每亩平均投资2000元。全省30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工作完成后,预计投入资金6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占60%,市(州)、县(市、区)投入占40%.据测算,改造后的300万亩优质土地,每亩年均可增收1000元,每年可增收30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