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液来源于肝,肝与胆相表里,共司疏泄功能,以“中清不浊”和“通降下行”为顺。一般来说,人体肝胆气机紊乱和整体机能失调是本病发病的内因;而饮食不节、蛔虫上扰或情志刺激等因素是发病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病发病以后病机发展变化多端,常是气郁、血瘀、湿热和实结四个病理环节互相兼夹,互相转化,并多反复发作,迁延缠绵,甚至变证百出。
本病的病因常见的有以下3种:
1.饮食不节
脾胃共司水谷精微的运化。若饮食不节,恣食油腻,则能克伤脾胃,致使运化失健,湿浊内生。脾胃之湿浊可阻碍肝胆气机疏泄,肝胆气郁,进而化热。肝胆郁热再与脾胃湿浊蕴蒸,即促成本病。
2.蛔虫上扰
蛔虫具有喜温恶寒的习性,蛔虫病患者若因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虚寒,蛔虫遇寒则骚动不安,上扰人“膈”,致肝胆气机不畅。肝胆气郁而化热。其热与脾虚所生之湿热蕴蒸,可酿成本病。
3.情志刺激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胆附于肝,肝胆经脉互相络属而为表里,以疏泄通畅为顺。若情志刺激,导致肝胆疏泄不畅,肝胆气郁,一方面克犯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一方面气郁化热,肝胆之热与脾胃之湿蕴蒸,则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