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释<二>

时间:2008-09-19 03:39: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1、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3、信道容量: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数据传输速率。

4、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5、PCM: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6、FDM: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传输一路信号。

7、同步传输: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求同步。

8、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9、FEC:又叫向前纠错,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

10、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1、MODEM:又称调制解调器。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发送端MODEM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
来的数字数据。

12、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13、基带传输: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4、串行通信: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6、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7、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18、冲击噪声:呈突发状,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信噪比来避免,是传输中的主要差错。

19、ARQ:又称自动请示重发,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要求接收方检测出差错时,就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数据收到为止。

20、数据:为有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