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 )为主。
A、行政督导 B、民间互助
C、朝廷拨款 D、民间结社
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 )。
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
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
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
D、科技成果
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各种“磨损” B、推广方法不当
C、市场变化 D、推广体系不健全
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 )。
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
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
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
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
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 )。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C、行为
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 )。
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
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
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
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
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 )。
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B、辅助性言语沟通
C、类语言沟通 D、有声沟通
8、农业推广体系是( )。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
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
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
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
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 )。
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
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
10、下列三项选择中( )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
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
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
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
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
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
11、下列中( )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
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
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
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 )。
A、感兴趣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试用阶段 D、推广阶段
13、( )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
B、农民亲自操作
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
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 )的一种。
A、应用文 B、论文类
C、报告类 D、科普与综述
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 )。
A、时效性与简洁性 B、形象性与真实性
C、科学性与真实性 D、形象性与简明性
参考答案
答:
1、A 2、C 3、A 4、A 5、A
6、B 7、A 8、A 9、A 10、B
11、C 12、B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 )与( )、( )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
2、在 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 ) 和( )。
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 )。
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 ),包括( )。
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引发( ),( )支配( )。
6、根据 B=f(P, E) 公式,农民行为受( )和( )共同影响。
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 )、( )、( )和( )四大类型。
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和( )。
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
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 )或( ),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 )思想和( )原则。
11、“既开方又抓药”是( )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 ),不要用( )代替结论。
参考答案
答:
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
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扩散速率的时间
3、纯收入(利润)
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某些偏见影响了正确的认知
5、需要,动机,动机,行为
6、个人特性,外界影响
7、人际沟通,大众传播,组织沟通,非语言沟通
8、辅助性语言沟通,类语言沟通
9、管理与监控,反馈与执行
10、基本组织形式,途径,基本指导,策略
11、技物结合
12、新内容,操作
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 )
2、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 )
3、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
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 )
4、“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
人员的职责。( )
5、“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 )
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 30 分)
1、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 9 分)参考答案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三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机,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其轻重的层次,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又出现,又需要满足;
(3)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中,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层次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即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符合一般规律,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的精神世界对行为的特殊作用,例如,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连生存的需要都置之不顾,而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后代,为了解放他人而追求更高的需要。
2、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 9 分)参考答案
提示:
解答该题时应具体说明无声沟通四种主要具体形式——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和时空环境的含义,这需说明目光语的五种作用;体态语中手势的动作变化;七种面部表情,体态与人体触摸的含义;时空环境中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的具体意义。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12 分)
参考答案
提示:
先完整准确地解答六条业务素质要求,然后分条具体说明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