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读博士 不用考试须闯三道关

时间:2008-08-12 12:30: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法国在高等教育体制上曾与众不同。但为了适应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法国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行新的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虽然已经改变,原来的招生制度却保留了下来。例如,在博士招生中,“零考试”的原则仍然得到法国教育部和各大高校的推崇。

  法国“大学事务管理中心”的索利多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法国的博士生中,以求职为目的而读书的学生凤毛麟角,他们在毕业后十有八九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因此,学校在招生时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各个大学专业不同,在同一专业内又有不同的子专业,一个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不仅无法反映不同大学招生的需要,也很难显示出申请读博学生的专业水准。另外,在法国,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数量有限,为这小部分学生兴师动众地组织一次全国性的考试,无论从人力还是财力上来说,都会造成很大浪费。出于这两个原因,法国大学博士招生始终坚持“零考试”的原则。

  然而,“零考试”并不意味着“零考查”。索利多先生向记者解释说,虽然都是“零考试”,但是法国的博士招生与“宽进严出”的本科招生大不相同。法国的博士招生相当严格,不求“多”但求“精”,只有真正高水准的学生才能获得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法国,如果一名学生想读博,必须要过三关:论文关、导师关和学校关。

  由于被免去了考试之苦,申请读博的学生不用漫无边际地准备考试,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先前所学的知识。但是,为了考查一名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法国大学会要求申请读博的学生写一篇20页左右的专业论文。一名学生如果想被录取,必须通过这20页的论文,向导师展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精华”。为了通过这一关,学生首先需要确定专业和导师,然后根据导师的意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写出论文。一位在巴黎索邦大学攻读文学博士的法国朋友告诉记者,区区20页的论文看起来不长,他却为此借阅了100多本书籍。

  论文写好后,学生就要先通过导师关。除了要根据学生所提交的论文对其做出初步评价之外,导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做到“不以论文定成败”,那些论文出色但面试反应迟钝的学生会被淘汰,而那些论文平平但面试表现出色的学生也有可能会被录取。另外,对于一些不能到法国参加面试的外国学生,导师会不辞劳苦地进行电话面试,一些法语口语较差的学生就有可能在这时被淘汰。

  尽管导师在博士招生中发言权很大,但他们也不能一手遮天,说招谁就招谁。在过了导师关之后,申请读博的学生还要面对学校的最终考核。学校的考核由一个评审团负责,其成员既有校方代表,也有相关专业的其他教授。索利多先生告诉记者,学校考核实际上是一种监督机制,既是为了防止博士生导师在招生时出现的无意偏差,也是为了警告导师们不要在招生时有意“放水”。

  对于学校的这一监督机制,记者接触的几名法国大学教授都认为它有存在的必要。他们告诉记者,真正被“相中”却被学校拒之门外的学生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博士生导师在选学生时都会慎之又慎,他们不会要没有把握过学校关的学生。在法国,一名教授必须大量地著书立说才能令人信服地成为博士生导师,一旦自己选中的学生被学校否认,那么他在学校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另外,由于一名博士生导师只带三四名学生,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子中有“水货”。

  纵观法国博士招生的整个过程,导师和学校突出的都是一个“专”字。申请读博的学生即使有偏科现象,但只要他的专业水平过硬,同样会被录取。例如,法国大学的文学系在招生时,决不会要求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考核。但是,这也并不意味这一名学生只要专业出众,就可以有机会读博。巴黎一大艺术系的一位老师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即使有一名学生的绘画水平超过毕加索,如果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那他最多只能做我们的荣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