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鞍山市教育局发布《鞍山市2011年初中升学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该意见中明确了今年中考指标到校的分配、考生加分条件、学校招生人数、考试时间及科目、录取方式等信息。
该指导意见发布后,马上就要开始中考体育统一测试、考生填报志愿等事宜。
全市统一中考考试时间:
6月28日—6月30日
6月28日
上午: 8:30—11:00 语文
下午:13:30—16:00 理化综合
6月29日
上午: 8:30—10:30 数学
下午:13:30—15:30 英语
16:20—18:00 政史(考查)
6月30日
上午: 8:30—11:00 朝语文
考试科目:3+理化综合
今年中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理化综合”。“3”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听力30分),“理化综合”满分为2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为80分)。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英语各120分钟,“理化综合”为150分钟。
全市凡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考生除了必须参加体育考试,还必须参加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英语口语测试和政治、历史学科考查,不合格者重点高中不予录取。
今年中考该市继续执行省示范性高中(即重点高中)统招公费生85%指标直接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指标核定以报考人数为基数,指标到校不附加限制条件。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继续按中考报考人数比例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各初中均享有一中指标)。
关于“指标到校”政策,有关人士解释,指标到校在统招公费生计划中执行,按学校报考人数占全市报考人数比例,将统招公费生计划人数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使各初中学校均享有一定比例的省示范性高中名额。
该市公办重点高中招生分为统招公费生和择校生,择校生比例仍为本校招生总计划的30%。市直属鞍山一中、三中、八中、鞍钢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3万元,九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2.1万元;除全市七所免费教育高中外,其他一般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不超过1.5万元。全市七所一般高中继续实施免费教育,免除全部学杂费和50%课本费。
统招公费生85%指标到校
考生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高中招生计划及本人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城区高中志愿分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这一批次中分为三个小项:第一小项为统招公费生计划15%的竞争线上录取,第二小项为统招公费生85%的指标到校录取,第三小项为鞍钢高中特招鞍钢职工子女和春蕾高中班录取;
第二批次:省示范性高中择校生;
第三批次: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
填报志愿分三个批次
2011年鞍山一中面向全市(包括海台岫在内)招生,其中海城15名,台安7名,岫岩8名。一中扩招名额不占用市内考生名额。
另外,今年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妇联继续面向全市贫困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女学生招收春蕾高中班学生,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招生计划合计为40人,就读于鞍山市春蕾学校(田家炳中学校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书本费、午餐费、校服费。
一中扩招到海台岫
录取工作依据考生填报志愿顺序,按先竞争后指标,先统招后择校,先示范性高中后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指标部分先一中后其他示范性高中的程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
考生可根据本初中学校所分得的指标到校生名额,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学习成绩,填报志愿。教育局根据初中学校所分得的省级示范高中的指标数、考生志愿及考生分数,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对指标到校生择优录取。录取的顺序在公费统招竞争之后、择校生之前。指标到校生录取结果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向社会公示。
录取顺序先看清楚
鞍钢子女获“倾斜政策”
今年中考政策规定,“执行对鞍钢职工子女招生的倾斜政策”,指的是鞍钢高中从统招公费生计划中拿出20%(120人)特招鞍钢职工子女。这部分学生的录取工作在所有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录取结束之后、省示范性高中择校生录取之前进行。
被录取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具备鞍钢职工子女身份(父母中有一人为鞍钢正式职工,需填写鞍钢职工子女身份证明表,并由考生学校、父母所在单位及鞍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调配处或鞍钢附属企业公司人事处加盖公章);
2、报考志愿中“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三个志愿中任何一个志愿填报“鞍钢高中”;
3、鞍钢高中特招录取时并未被任何省示范性高中提档录取;
4、在本次面向鞍钢职工子女特招录取时成绩排在符合条件考生的前120名。
此外,原矿山教育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学生可继续报考城区省示范性高中。对于城区在读的应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以报考城区高中。具有在读学校连续两年以上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鞍山市本地学生享有同等到校指标待遇。
区划调整考生在原归属地报名
在2010年底,该市行政区域进行了区划调整,根据过渡性原则,2011年区划调整涉及地区的考生在原归属地报名及录取,2012年按新归属地报名及录取。
城区免费教育高中在本行政区划范围内招生。
哪些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
省“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加5分;
烈士子女,援疆、援藏干部子女(援疆、援藏期间),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胞子女加10分;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子女及驻鞍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等升学按照有关政策执行。
“指标到校”如何确定
各校所分得的指标到校生名额,为鞍山一中、三中、八中、鞍钢高中、田家炳中学(第九中学)的总和,含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部分。总指标中某个示范性高中具体的录取人数,将由全市进入指标的考生填报志愿情况和分数情况来确定。
举例说明“指标到校”
例1:某年A校根据指标分配原则共获得177个指标,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直接定向指标为14个。剩余的163个指标为一中、三中、八中、钢中、田家炳中学(九中)的到校总指标。
例2:某年A校的指标到校为177个,指标到校的低分为630分,而B校的指标到校为94个,指标到校的低分为606.5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指标到校政策和各校考生学生成绩差异所造成。同样为625分的两个考生,在A校无法被省示范性高中公费录取,而在B校却可以。公费生指标到校录取,必须要求考生进入本校的指标范围内(即在A校必须进入177人之内,在B校必须进入94人之内),没进入指标的考生即使分数比别的学校进入指标的考生高出很多分,也没办法录取。
例3:某年A校指标为177个,后鞍山一中录取18个,三中录取8个,八中录取65个,鞍钢高中录取29个,田家炳中学(九中)录取57个。B校指标94个,后鞍山一中录取9个,三中录取16个,八中录取23个,鞍钢高中录取17个,田家炳中学(九中)录取29个。A校和B校录取结果的差异是A校和B校的指标内考生在全市指标到校范围内报考志愿的顺序(一志愿、二志愿等情况)和考生的分数决定的,为自然生成的现象。
考生的志愿顺序在指标到校录取时是十分重要的,举例来说,A校631分的考生,B校635分的考生,均进入各校指标范围。A校考生的第一志愿为鞍钢高中,而B校考生的第一志愿为鞍山一中,第二志愿为鞍钢高中。结果A校的考生被鞍钢高中录取,而B校的考生落榜。这种现象是由报考志愿的顺序决定的,该年鞍钢高中第一志愿的报名比较踊跃,报考学生成绩较好,导致鞍钢高中一志愿即完成招生计划,没有开二志愿,所以B校的考生成绩虽然较高,但没有机会被录取。
鞍山市2011年普通高中(公办)招生计划
学校 统招公费生 择校生 小计
鞍山一中 609 261 870
鞍山三中 602 258 860
鞍山八中 595 255 850
鞍钢高中 602 258 860
九中 413 177 590
朝鲜族中学 70 70
鞍山五中 450 450
鞍山六中 420 420
鞍山二十四中 500 500
鞍山十三中 350 150 500
矿山高中 550 550
鞍山市2011年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指导计划
学校 计划招生数
博园高中 350
华英高中 150
乐群高中 300
文华学校 200
育英高中 400
兰开高中 270
华育高中 450
千山高中 350
该指导意见发布后,马上就要开始中考体育统一测试、考生填报志愿等事宜。
全市统一中考考试时间:
6月28日—6月30日
6月28日
上午: 8:30—11:00 语文
下午:13:30—16:00 理化综合
6月29日
上午: 8:30—10:30 数学
下午:13:30—15:30 英语
16:20—18:00 政史(考查)
6月30日
上午: 8:30—11:00 朝语文
考试科目:3+理化综合
今年中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理化综合”。“3”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听力30分),“理化综合”满分为2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为80分)。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英语各120分钟,“理化综合”为150分钟。
全市凡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考生除了必须参加体育考试,还必须参加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英语口语测试和政治、历史学科考查,不合格者重点高中不予录取。
今年中考该市继续执行省示范性高中(即重点高中)统招公费生85%指标直接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指标核定以报考人数为基数,指标到校不附加限制条件。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继续按中考报考人数比例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各初中均享有一中指标)。
关于“指标到校”政策,有关人士解释,指标到校在统招公费生计划中执行,按学校报考人数占全市报考人数比例,将统招公费生计划人数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使各初中学校均享有一定比例的省示范性高中名额。
该市公办重点高中招生分为统招公费生和择校生,择校生比例仍为本校招生总计划的30%。市直属鞍山一中、三中、八中、鞍钢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3万元,九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2.1万元;除全市七所免费教育高中外,其他一般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名学生不超过1.5万元。全市七所一般高中继续实施免费教育,免除全部学杂费和50%课本费。
统招公费生85%指标到校
考生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高中招生计划及本人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城区高中志愿分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这一批次中分为三个小项:第一小项为统招公费生计划15%的竞争线上录取,第二小项为统招公费生85%的指标到校录取,第三小项为鞍钢高中特招鞍钢职工子女和春蕾高中班录取;
第二批次:省示范性高中择校生;
第三批次: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
填报志愿分三个批次
2011年鞍山一中面向全市(包括海台岫在内)招生,其中海城15名,台安7名,岫岩8名。一中扩招名额不占用市内考生名额。
另外,今年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妇联继续面向全市贫困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女学生招收春蕾高中班学生,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招生计划合计为40人,就读于鞍山市春蕾学校(田家炳中学校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书本费、午餐费、校服费。
一中扩招到海台岫
录取工作依据考生填报志愿顺序,按先竞争后指标,先统招后择校,先示范性高中后一般高中(含民办高中),指标部分先一中后其他示范性高中的程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
考生可根据本初中学校所分得的指标到校生名额,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学习成绩,填报志愿。教育局根据初中学校所分得的省级示范高中的指标数、考生志愿及考生分数,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对指标到校生择优录取。录取的顺序在公费统招竞争之后、择校生之前。指标到校生录取结果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向社会公示。
录取顺序先看清楚
鞍钢子女获“倾斜政策”
今年中考政策规定,“执行对鞍钢职工子女招生的倾斜政策”,指的是鞍钢高中从统招公费生计划中拿出20%(120人)特招鞍钢职工子女。这部分学生的录取工作在所有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录取结束之后、省示范性高中择校生录取之前进行。
被录取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具备鞍钢职工子女身份(父母中有一人为鞍钢正式职工,需填写鞍钢职工子女身份证明表,并由考生学校、父母所在单位及鞍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调配处或鞍钢附属企业公司人事处加盖公章);
2、报考志愿中“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三个志愿中任何一个志愿填报“鞍钢高中”;
3、鞍钢高中特招录取时并未被任何省示范性高中提档录取;
4、在本次面向鞍钢职工子女特招录取时成绩排在符合条件考生的前120名。
此外,原矿山教育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学生可继续报考城区省示范性高中。对于城区在读的应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以报考城区高中。具有在读学校连续两年以上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鞍山市本地学生享有同等到校指标待遇。
区划调整考生在原归属地报名
在2010年底,该市行政区域进行了区划调整,根据过渡性原则,2011年区划调整涉及地区的考生在原归属地报名及录取,2012年按新归属地报名及录取。
城区免费教育高中在本行政区划范围内招生。
哪些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
省“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加5分;
烈士子女,援疆、援藏干部子女(援疆、援藏期间),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胞子女加10分;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子女及驻鞍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等升学按照有关政策执行。
“指标到校”如何确定
各校所分得的指标到校生名额,为鞍山一中、三中、八中、鞍钢高中、田家炳中学(第九中学)的总和,含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部分。总指标中某个示范性高中具体的录取人数,将由全市进入指标的考生填报志愿情况和分数情况来确定。
举例说明“指标到校”
例1:某年A校根据指标分配原则共获得177个指标,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直接定向指标为14个。剩余的163个指标为一中、三中、八中、钢中、田家炳中学(九中)的到校总指标。
例2:某年A校的指标到校为177个,指标到校的低分为630分,而B校的指标到校为94个,指标到校的低分为606.5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指标到校政策和各校考生学生成绩差异所造成。同样为625分的两个考生,在A校无法被省示范性高中公费录取,而在B校却可以。公费生指标到校录取,必须要求考生进入本校的指标范围内(即在A校必须进入177人之内,在B校必须进入94人之内),没进入指标的考生即使分数比别的学校进入指标的考生高出很多分,也没办法录取。
例3:某年A校指标为177个,后鞍山一中录取18个,三中录取8个,八中录取65个,鞍钢高中录取29个,田家炳中学(九中)录取57个。B校指标94个,后鞍山一中录取9个,三中录取16个,八中录取23个,鞍钢高中录取17个,田家炳中学(九中)录取29个。A校和B校录取结果的差异是A校和B校的指标内考生在全市指标到校范围内报考志愿的顺序(一志愿、二志愿等情况)和考生的分数决定的,为自然生成的现象。
考生的志愿顺序在指标到校录取时是十分重要的,举例来说,A校631分的考生,B校635分的考生,均进入各校指标范围。A校考生的第一志愿为鞍钢高中,而B校考生的第一志愿为鞍山一中,第二志愿为鞍钢高中。结果A校的考生被鞍钢高中录取,而B校的考生落榜。这种现象是由报考志愿的顺序决定的,该年鞍钢高中第一志愿的报名比较踊跃,报考学生成绩较好,导致鞍钢高中一志愿即完成招生计划,没有开二志愿,所以B校的考生成绩虽然较高,但没有机会被录取。
鞍山市2011年普通高中(公办)招生计划
学校 统招公费生 择校生 小计
鞍山一中 609 261 870
鞍山三中 602 258 860
鞍山八中 595 255 850
鞍钢高中 602 258 860
九中 413 177 590
朝鲜族中学 70 70
鞍山五中 450 450
鞍山六中 420 420
鞍山二十四中 500 500
鞍山十三中 350 150 500
矿山高中 550 550
鞍山市2011年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指导计划
学校 计划招生数
博园高中 350
华英高中 150
乐群高中 300
文华学校 200
育英高中 400
兰开高中 270
华育高中 450
千山高中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