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2、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基本目标是(c)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17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近上百万件,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尤其是近年来,“民告官”出现逐步激增的现象,且原告胜诉率不断提高(30%左右),据此回答:行政案件的类型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且原告胜诉率较高。由此可见(d)。
①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③国家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5、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b)。
A.内部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D.国家行为
6、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d)。
A.选民资格案件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7、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中,有一方必须是(b)。
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
8、对于司法而言,“胜败皆服’’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公正则是实现“胜败皆服的灵丹妙药。司法公正,赢了官司的固然“心服口服”,输了官司的照样“不得不服”;司法不公,输了官司的难以服判,赢了官司的也未必真心信服。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表明(c) 。
A.司法权威是法治权威的核心
B.法治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切实保障
C.司法公正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基础
D.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9、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b)。
A.拟办B.批办
C.承办D.查办
10、公文写作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c)、因果法。
A.论述法B.分析法
C.对比法D.实证法
11、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导致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abc)
A.产业结构层次低B.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C.投资和消费失衡D.第二产业发展过多过快
12、为坚持协调发展,针对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举措是(abcd)
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公平
C.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力Ⅱ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D.加快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13、我国民法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
A.有主管机关或部门
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依法成立,并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人本管理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人为人是(社会人)看不见的手出自(国富论)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
A. 信息系统 B. 中枢系统
C. 控制系统 D. 研究咨询系统
15、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极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bcd)
a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b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 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
d 不从实际出发
16、2007年高考全国Ⅰ文综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该药物,而是要求在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回答下面两题。
一.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c)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饱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 (a)
A.应该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B.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C.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D.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31.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
17、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c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18、相当于和谐社会而言,我国的小康社会是指(a)
a 经济上的目标
b 生活上的目标
c 整体性的目标
d 政治上的目标
19、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我们党(a)。
A.领导发展的能力
B.领导改革的能力
C.保持稳定的能力
D.巩固执政的能力
20、国家主席是我国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以下选项中符合中国情况的是( d )。
①国家主席由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②国家主席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③国家主席不领导行政体系
④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c)。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文件的连续性指( a )。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关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23、由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既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加速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在哲学的因果关系上这属于( b )。
A.一果多因 B.一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一因一果
2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d )。
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5、“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两个“指标”是(ac)
A.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C.今后5年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
D.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cd)。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7、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abc)。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28、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b)。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行政机关 C.公务员 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29、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是(abd)。
A.试行本 B.暂行本 C.副本 D.修订本
30、中国政府~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b)。
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
③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
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配套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中(b)
A.要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B.要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C.要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D.要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
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D.政府作用
33、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以(a)的存在为前提的。
A.土地所有权B.私有制
C.市场经济D.土地等级
34、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b)
A.替代现代化的第一战略选择
B.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C.推动现代化的配套措施
D.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导向
3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
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
36、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d)的关系。
A.指导与被指导B.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协作配合、相互制约
37、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或指导工作参考,不要求批复,通常使用的公文类别是(a)。
A.报告B.请示 C.通知D.通告
38、“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abcd)
A.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B.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C.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D.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
39、新课题:“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bcd)
A.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40、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abc)
A.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C.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41、《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ab)。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42、相对与和谐社会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
A.经济上的目标 B.生活上的目标
C.整体性的目标 D.政治上的目标
43、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c)。
A.维持社会稳定
B.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D.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是指(abc)。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C.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D.法律法规基本完善、健全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d)。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财富平均分配,充分体现公平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6、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ad)。
A.制定行政法规
B.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1、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2、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基本目标是(c)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17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近上百万件,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尤其是近年来,“民告官”出现逐步激增的现象,且原告胜诉率不断提高(30%左右),据此回答:行政案件的类型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且原告胜诉率较高。由此可见(d)。
①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③国家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5、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b)。
A.内部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D.国家行为
6、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d)。
A.选民资格案件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7、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中,有一方必须是(b)。
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
8、对于司法而言,“胜败皆服’’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公正则是实现“胜败皆服的灵丹妙药。司法公正,赢了官司的固然“心服口服”,输了官司的照样“不得不服”;司法不公,输了官司的难以服判,赢了官司的也未必真心信服。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表明(c) 。
A.司法权威是法治权威的核心
B.法治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切实保障
C.司法公正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基础
D.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9、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b)。
A.拟办B.批办
C.承办D.查办
10、公文写作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c)、因果法。
A.论述法B.分析法
C.对比法D.实证法
11、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导致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abc)
A.产业结构层次低B.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C.投资和消费失衡D.第二产业发展过多过快
12、为坚持协调发展,针对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举措是(abcd)
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公平
C.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力Ⅱ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D.加快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13、我国民法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
A.有主管机关或部门
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依法成立,并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人本管理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人为人是(社会人)看不见的手出自(国富论)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
A. 信息系统 B. 中枢系统
C. 控制系统 D. 研究咨询系统
15、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极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bcd)
a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b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 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
d 不从实际出发
16、2007年高考全国Ⅰ文综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该药物,而是要求在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回答下面两题。
一.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c)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饱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 (a)
A.应该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B.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C.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D.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31.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
17、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c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18、相当于和谐社会而言,我国的小康社会是指(a)
a 经济上的目标
b 生活上的目标
c 整体性的目标
d 政治上的目标
19、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我们党(a)。
A.领导发展的能力
B.领导改革的能力
C.保持稳定的能力
D.巩固执政的能力
20、国家主席是我国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以下选项中符合中国情况的是( d )。
①国家主席由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②国家主席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③国家主席不领导行政体系
④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c)。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文件的连续性指( a )。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关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23、由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既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加速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在哲学的因果关系上这属于( b )。
A.一果多因 B.一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一因一果
2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d )。
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5、“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两个“指标”是(ac)
A.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C.今后5年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
D.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cd)。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7、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abc)。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28、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b)。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行政机关 C.公务员 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29、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是(abd)。
A.试行本 B.暂行本 C.副本 D.修订本
30、中国政府~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b)。
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
③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
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配套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中(b)
A.要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B.要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C.要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D.要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
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D.政府作用
33、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以(a)的存在为前提的。
A.土地所有权B.私有制
C.市场经济D.土地等级
34、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b)
A.替代现代化的第一战略选择
B.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C.推动现代化的配套措施
D.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导向
3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
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
36、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d)的关系。
A.指导与被指导B.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协作配合、相互制约
37、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或指导工作参考,不要求批复,通常使用的公文类别是(a)。
A.报告B.请示 C.通知D.通告
38、“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abcd)
A.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B.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C.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D.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
39、新课题:“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bcd)
A.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40、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abc)
A.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C.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41、《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ab)。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42、相对与和谐社会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
A.经济上的目标 B.生活上的目标
C.整体性的目标 D.政治上的目标
43、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c)。
A.维持社会稳定
B.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D.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是指(abc)。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C.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D.法律法规基本完善、健全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d)。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财富平均分配,充分体现公平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6、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ad)。
A.制定行政法规
B.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