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查科目。5月15日前,初中学校完成对考生考查科目的考查,考查结果须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于5月18日前将考查结果报教育主管部门。5月20日前,教育主管部门将考查结果录入信息数据库报市教育局。
2.考试科目。文化课科目考试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6月13日至16日;信息科技考试、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时间另行通知。考点原则上安排在普通高中学校,考场须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具体考务要求按照《2025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实施细则》(另文印发)执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所属初中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听力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目考试的,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听力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免外语听力考试的通知》(通知2015-23)有关规定办理。5月15日前,教育主管部门将申请免外语听力考试考生的有关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审核后,于5月底前将名单发至各考区。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不及格科目的,由所在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及格的,发放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毕业标准的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一)考试科目、考程及组织形式
1.考试科目及考程。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考试科目为文化课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科目为艺术(音乐、美术)、地方课程。其中语文、数学、英语考程各120分钟,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考程各60分钟。
2.组织形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考试。信息科技考试采用无纸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实施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学生上台实验操作,具体组织实施办法另文下达。
(二)考试成绩设定及使用
1.成绩表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以分数表达;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成绩以百分制表达(原始分四舍五入取整数),按等级公布,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考查科目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由考生所在学校根据其在校期间成绩确定。
2.成绩设定。考试总成绩为770分。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部分20分)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20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00分。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部分20分)按原始分数计入考试总成绩,物理按照原始分数的70%计入考试总成绩,满分70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按照原始分数的50%计入考试总成绩,满分均为50分。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转换为等级分数计入考试总成绩,其中:信息科技20分(A等20分、B等15分、C等10分、D等5分),体育与健康60分(A等60分、B等56分、C等52分、D等48分),理化生实验操作10分(A等10分、B等8分、C等6分、D等4分);每科成绩折算后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入考试总成绩。
3.成绩使用。2025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于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同时作为考生义务教育毕业资格的依据。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学校和初中后职业教育。初中后职业教育包括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五年制高职(包括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联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下同)、三年制中职(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下同)。
(三)命题原则与范围
1.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及《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科命题指南》(2022版),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命题质量。各学科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素质为重心,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科内容,用开放性、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
2.时事政治的命题范围为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国内外重大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