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清明节踏青日记(精选15篇)#】清明时分,风也温柔,日也煦暖。在这个有着淡淡哀思又满含新生希望的节日里,踏青无疑是感受自然、舒缓心情的好方式。我踏上了这片满是春意的土地,用脚步丈量春光,用双眼捕捉美好。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都值得细细记录。以下便是我这次清明节踏青的日记。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踏青日记(精选15篇),欢迎大家阅读。
1.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一
清明节到了,好多人家都忙着祭典活动。庆幸的是我家的老人都很健康,所以我能够尽情的享受明媚春光,和大自然来个亲热拥抱。清明节既是祭奠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更是踏青的好日子。因为它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真正到来!
行进在郊外的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桃树梨树,它们全都盛装迎春。粉一片,白一片,放眼望去,好一个千多万朵压枝低的景象!不难想象秋天满树桃李压枝的喜景!随后又看到了绿油油的田地,一望无际,好像一块巨大的翡翠。看得我眼睛无比舒爽,心境无比的舒畅。真想天天都生活在那里,一睁开眼一阵清香扑入鼻子!看完春天的美景我们便开始欢乐寻宝活动——挖野菜。
刚开始我不禁有些发愁,上哪里找野菜?什么样的野菜能吃?可实际情景可不用我发愁。遍地的野菜多的连妈妈都叫不出名,只是来的时间有些晚,要捡嫩一些的挖。很快装满了一塑料袋。可头次挖野菜的我越挖越上瘾,挖着问着:“这是什么菜?这菜能吃吗?”挖着喊着:“那里更多呀,快来呀!”我的大呼小叫引得周围人都大笑起来。没办法,谁叫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回呢!在大家的催促和拉扯中我才止住了挖野菜的行动,并一再交代妈妈回去就做给我吃!
好一个长见识的节日,好一个欢乐的节日!
2.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二
清明有踏青的民俗,在放假期间,我去了百花苑,和爸爸一起亲历民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早上起来,地上是湿漉漉的一片。走过百花桥,进入百花苑,看到草地上有露出尖尖角的嫩芽,在雨露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池边的柳树早已换了装束,垂入水中的枝条已经是翠绿色,高大的樟树把黄色的衰叶拂去,取而代之是黄绿色的新叶,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回廊中,三五人或下棋,或打牌,十分怡然自得,仿佛忘了淡淡的哀愁。
清明毕竟也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从古自今一直是我们怀念已逝亲人的日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流传千古的诗句,勾画出怀念亲人的真挚画面。
漫步在百花苑的小路上,爸爸告诉我,古时的踏青和现在不一样。古时踏青是在寻找亲人在世的感觉,“踏”的地方是应该与已逝亲人有美好回忆的'地方,而现在不光是这样,它成了旅游或者家人朋友增进感情的方式。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进步。
走出百花苑,小雨悄然无声地洒落,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大地经过春雨的洗礼,万物都发出勃勃的生机。拉着爸爸的的手,我有点莫名的兴奋,一个新的民俗知识永远藏入了我脑海中。
3.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三
清明,人们祭奠逝去的亲人,清明,人们祭奠为共和国奉献了生命与鲜血的先辈们;清明,亲人,亲友相聚,追思故人,感悟的是人间真情,与生命的美好与生生不息;清明,人们追寻的是生命的历史足迹。清明,人们走进田野,山林,踏青,登山,用身体拥抱已经到来的春天。清明时节,神州大地,善良的人们,感悟到的是生命的活力,美好与创造世界的力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今吟诵起苏轼这首饱蘸浓情之笔的不朽诗篇,我的内心被一个永恒的节日所诠释,是清明节,乃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是亿万人民向英雄逝世的革命者传达祝福传达心生的节日。
“清者,从水,青声,象征青色的水流;明者,从日,从月,意味着日月当风,普照万物;因此‘清明’二字即是天清气朗,万物生化的时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时节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清明节的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后来,逐渐与扫墓、祭祖等联系在一起,唐宋以后又加入了踏青、郊游等内容。千百年来,人们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里既怀念先人,又迎接春耕的到来。同时,清明节的仪式和内涵也呈现出不断演化、不断整合和不断丰富的“活体状态”。因此,清明不只是祭祀,也不能仅剩下扫墓。今天,我们过清明节假日,更多的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全面体现感恩祖宗、传承家族荣誉的文化传统,从而不断增强凝聚力,同时确保民族的优良文化和共同的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面对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必然要进步发展。但社会发展不能抛弃传统,传统是民族的根,传统是子孙的精神家园。清明节,总是给人带来些许感伤,它勾起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也让我们更多的思考生命,思考人一生的意义。
4.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四
今日是清明节。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天气也阴沉沉的,我们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们走在路上,看到那坚强的小草又凭着它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对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换上了碧绿的新衣裳,绿草中鲜花片片,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我们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处是一片赏心悦目的金黄,油菜花精神抖擞的肃立着,一颗颗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灿灿的小花上滚来滚去……慈湖边,柳树的一条条杨柳辫上还有绿叶和嫩芽装饰,真是比任何女孩的头饰品还要好看。
经过了慈湖陵园,我们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看着烈士们的坟墓,看着一个个花圈,看着纯洁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涛起伏。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日的.幸福完美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之后,我们又去了黄夹岙,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着怀念,看着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期望我的长辈们都能够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这次的清明节踏青给了我更多的感触,还使我又一次了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获好大啊!
5.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五
今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出门去游览瞻岐大岭古道。
我们先爬过茂密的竹林,翻越牌楼公园,沿着溪边的路,来到一片石壁下,上面有四个红色的大字“慧日高悬”。我兴奋的和石壁合了影,照片中,我好渺小。
再往上走,我们看见一个精致的公园,有健身器材,有亭台石路,还有一个排成巨大“佛”字的绿植。
公园的对面是上保庙,这是我们瞻岐镇最古老的的庙宇。
继续向上行走是慧日禅寺的侧面,我们只能看见姜黄色的墙面和红色的砖瓦。
走过平坦的水泥路,我们开始走坎坷的石子路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未开发的虎口岭,我们是被一个小水库吸引的,水库的水很清澈,清澈的可以看见水底的岩石和水草。在水库边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就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摸索游览着虎口岭的风景。走着走着,在山路中出现了一道三岔路,可能是那种神秘的气息吸引到了我们,我们选择了一条偏向左边的。
在弯曲的'小路边,有着许多艳丽的杜鹃花,越往里走就越多。路途中,有两棵树横拦在路中,而且还是一棵高,一棵低,跨过低的还不算难,可是高的那棵很难过去,好不容易上去了却被卡在了那上面,要不是妈妈助了我一把,我可能还要在那儿卡好久。
我们爬的越来越高,突然爸爸回过头来让我们原路返回,我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说:“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呢,再说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家的话,到晚上我们也到不了家啦!”我将爸爸的话传达给姐姐和妈妈。
往回走的时候,我和姐姐发现了许多竹笋,我们一边走一边拔,到了三岔路口的时候发现爸爸不见了,妈妈说,爸爸直接从陡坡爬了下去,去抄近路。我有些半信半疑的看了妈妈一眼,然后就接着向下走,最后发现还是我们走得比较快,哈哈。
我们终于回到了瞻岐大岭和虎口岭的分岔点后,我们选择继续往原路攀爬,来到了东山厅。
在东山亭休息了一会儿,本来,我们准备继续走,结果发现东山亭位于南岭的中段,后面的山路只会越来越陡,我们家三位女同胞实在是累坏了,全都腰酸背痛的,只有爸爸还是精力充沛,面对我们苦逼的脸,爸爸摇摇头,对我们嘲笑连连,最后我们只能打道回府,结束了一下午艰难的清明踏青。
6.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六
今天是清明节休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全家决定到郊外去踏青。
首先,我们来到了滨河公园,向远处望去,各种树木已经披上了绿装,小山包被染上绿色,几座亭子在小山顶上孤零零的矗立着,公园里的湖水清清的,呈淡蓝色,近看,小草偷偷钻了出来,但被枯草覆盖着还是显的有些荒凉。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我们来到了一片桃树林前,粉红色的桃花挂满枝头,几只蝴蝶在林间嬉戏,微风吹过,片片花瓣纷纷落下,好似下了一场桃花雨,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春天到来的欣喜。
走近湖边的一座红色亭子,亭子外面几棵柳树刚刚发出枝芽,爸爸问我:“你做过柳笛吗?”,我好奇的反问:“柳笛是什么?”爸爸微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折叠的小剪刀,剪下一条细小的柳枝,用双手扭动着柳枝,使树皮与枝条分离开来,又从较粗的一端抽出白色的枝条,树皮就成了一个空管,再把树皮的一端削薄,放在嘴里一吹就可以发声音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做出了长短不同柳笛,我发现柳笛越长吹出的声音越重,越短吹出的声音越清脆。当我们站在亭子里吹起柳笛时,周围的一切好象都被笛声唤醒了。
沿着湖边向里走,来到水闸前,水从闸门的.上方溢出来,冲洗着水闸下的石头,溅起无数朵淘气的水花,形成了一条小河,在小河边细软的沙子上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我们边走边捡,边欣赏着边谈论着,有的石头像一幅山水画,有的像各种小动物,有得还像一个人头,有时将一些石头拼起来还象一个小孩在跳舞呢!
为了锻炼身体,我们决定步行到“五一”水库去看看,远远的水库大坝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沿着台阶我们来到了大坝上,一股湿润的微风向我们吹来,我张开臂膀贪婪的呼吸着,远处宽阔的水面上游着几只野鸭了,忽然飞起,忽然落下,划船的游客,有的相互追赶逐着、打逗着,有的停在下来,有手撩着水,欣赏着激起涟漪的水面。
大坝下的游乐园里,孩子们欢呼着。玩碰碰车的,努力摆动方向盘相互碰撞着。坐过山车的,当过山车从高处快速滑下时,发出刺耳的尖叫......
火红的太阳慢慢下山了,玩了一天的我们也该回家了。
7.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并不象有雨的样貌。我们一时兴起去游春踏青。可是还有一个小小的目的——能带点野菜回来。到了东环边的麦地,绿油油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美丽极了,这时脑海里蹦出了好多词语:一马平川、美丽草原、辽阔平原等等,我真不明白该用哪个好了。
好朋友和我在麦田畦里追逐打闹玩了起来,一尺多高的小麦苗很粗状,也很健康,有的农民伯伯在为它们除草,有的在为它们浇水。远处的白色塑料大棚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啊!那里必须是草莓基地吧!”我惊喜的大喊,之后便飞快的向那里奔去,爸爸和我的朋友紧跟其后。到了那里,我一溜烟的钻进白棚里,一看,咦不是草莓呀,问了那里的人才明白,草莓还没长出来呢。虽然有些失望,但旁边的`土山又引起我们的兴趣。
我刺溜一下爬了上去,不知为什么我的朋友爬的那么慢,刚好土山顶上有一根绳子,我便借用那根绳子把他拉了上来。这时,我俩已成了小泥孩了,浑身的土,爸爸说:“已成这样,那就放开玩吧。”哈哈,跟土的大战开始了。(妈妈的话:蓝天、白云、绿地、土山这一大自然最朴素的景象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尽兴后爸爸说该回去了,我和朋友从土山的斜坡上滑下来,滑下的一瞬间,微风吹着,凉爽极了。
回到麦田地,看到妈妈已经挖了好多野菜,她的额头已大汗淋沥,小脸红红的,零乱的几缕头发已贴在了腮帮子上了,身上也竟是土,和我一样成了小泥人,我头一次看见妈妈这副狼狈样,不禁大笑起来感慨到:“我可爱的老妈,你也回归大自然了哪里还寻得平日里的烟脂香味呀”妈妈害羞的笑了。
看到妈妈身旁那袋劳动果实,我惊奇地问:“妈妈,你挖了那么多野菜,真历害!”妈妈说:“我挖的算少得了。”果然,旁边的魏阿姨比我们挖的多多了。妈妈又教我挖野菜,右手拿刀,插进土里,割断野菜的根,左手揪起野菜,如果根上的土多,就抖动抖动,挖多了,左手拿不了,就往袋子里装。经过我的帮忙野菜越来越多,可爱的野菜挤在袋子里,仿佛在说笑打闹呢!该回家了,我们看着那些碧绿的麦苗和可爱的野菜,踏着依依不舍的脚步向归途走去。
回到家,我们迫不及待的干起来,择菜、洗菜、蒸菜,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妈妈已经端上来一大碗蒸好的野菜了,我尝了一口,那味道又新鲜又甜美。
今日的晚餐真美味呀!我想是因为那里面包含了我的劳动吧!
8.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多么有意境啊!
可我脑海中清明时节应该是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哗啦啦……哗啦啦……”田野里的小草,路边的小树,看上去都格外清爽,披上了淡淡的绿装。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都竞相开放,它跟其他的野花比起来格外引人注目,有鲜艳的大红色,有淡淡的粉红色,有看上去有点像白色的淡红色,它们相互映衬着,好像把群山打扮成一群“小姑娘”,漂亮极了!
在清明时节,还有一种花肯定不得不说,那就是油菜花,清明节的时候,满田野的油菜花金灿灿的,非常漂亮,还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满田野的油菜花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的季节!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清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为什么有寒食节呢?据说在春秋时期,介子推与晋文公x亡于列国,介子推割大腿肉供晋文公充饥。而在晋文公复国后,介子推却拒绝了晋文公提供的x官厚禄,与自己的母亲一起归隐在绵山,晋文公不得已焚山逼迫,介子推依然不出山,最后与母亲抱树而亡,后来晋文公便把他葬在绵山,修寺立庙,并规定老百姓在介子推亡故的`这一天吃寒食,并且禁火,后来就相沿成俗。在中国古代,祭祀一般都选在寒食节这一天,直到后来才慢慢改成清明节。
介子推能在困境中对自己的主子如此忠心耿耿,而后来又宁死拒绝回报,那是何等的气节啊!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怪不得大家要把介子推的忌日作为寒食节,并作为祭祀的日子,这是对他人品的真正肯定!
9.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九
清明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更是一个传统的节气。清明节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它的活动有许多,如:扫墓、踏青、放风筝……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踏青了。
就说扫墓吧。它是纪念去世亲人的活动,寄托了我们对亲人的哀思。4月4日那天,下着蒙蒙细雨。这让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天,我们一家人驾着车,拿着祭拜用的食物和鲜花,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扫墓地点。来到大厅里,就看见许多人在扫墓。爸爸去领取爷爷的骨灰盒,扫墓开始了,奶奶抽了几支香,用打火机点上火,拿给爸爸、妈妈和我。然后我们一起祭拜爷爷。奶奶再把鲜花献给爷爷……
现在,我们还要提倡文明祭拜。文明祭拜,从我做起。
10.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哥哥和我一起到乡下祭扫。我们祭扫完毕,爸爸带哥哥和我到九龙瀑踏青爬山。
九龙瀑有三个大瀑布:白龙瀑、青龙瀑、飞龙瀑,还有九个小瀑布,是一个还没有开发的景区,游人很少。我和爸爸、哥哥,沿路上行,石板路两边的小草吐露新芽,娇嫩而充满生机;不知名的小野花竞相开放,争抢春天的美丽;似曾相识的乔木,干枯的枝条上冒出三四片小芽芽,油绿油绿的。
我们看着风景、听着水声、闻着大自然的清香,不知不觉就到了九龙瀑的'点:飞龙瀑。没看到飞龙瀑,我先听到一声声水落下的碰击声,放快脚步,飞龙瀑就在眼前,抬头望去,有四十多层楼那么高,让我想到了唐朝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走近观看,瀑布像一面银色的流动的屏风,雾气萦绕在脸庞,像雾、像烟、像尘,凉凉的,有种爽爽的感觉,我爬山的劳累一下子烟消云散。
这是一次让人难忘的清明节,不仅祭拜了先祖,也让我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11.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一
清明小长假到了,母亲说带我去燕子矶玩玩,一路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树木也都发芽了。我们中途看见情侣园里的景色不错,于是就想进去逛了逛。
一进门就看见一片花海,由于刚下过雨,所以空气格外清新,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氧吧。我们沿着路往前走老远就看见前面教堂的门口有一片五颜六色的花,走进一看原来是郁金香,听母亲说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象征着美丽,庄严,华贵。我们继续向前走,当我们来到“牡丹岛”时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们迎着香气向前寻找,只见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正竞相开放着,怪不得人们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的美丽。在情侣园转了一圈后,该去燕子矶了。
经过几分钟的车程后,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燕子矶。刚下车一看,这里的人还真不少,大家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拍照——我沿着江边忘前走,总会看见几个人在打水漂,感觉很有意思也找了几块石头玩了起来,虽然石头在水面上跳的次数不多但是我玩的很开心,就这样不知不觉时间就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
玩了一天虽然累,但却非常开心,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2.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二
今天,天气不错,正是春回大地的时候,所以妈妈决定组织一次踏青。我们叫上了几个玩的好的朋友,可能是大家都不想跑太远,所以这次踏青的地点就定在离家不远的新蕾公园。
午饭后,我们就各自骑上自行车,向着目的地出发了。一路上,妈妈总是习惯性地告诉我这是什么树,它有什么特性;那是什么花,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它靠什么生存......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达了新蕾公园的西门。人到齐之后,我们开始向园内进发。刚一进门,就被园内的树木所吸引,上面挂着大大小小的牌子,方便我们认识它们。我开始帮家长读牌子上的字,“这是柏树,这是柳树,这是萱草......”“咦?”这是什么树?我眼前是一棵非常高大魁梧的树,足有十几米高!我走到树的另一面,看见牌子上写着“银杏”,仔细看一下它的枝叶,发现这棵树真的是银杏树,我万万没有想到世界上竟然有这么高的`银杏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这次踏青给我带来了不少知识,至少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如此大的银杏树,真是不可思议的生命!
13.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三
清明时节,嫩柳垂绿,湖波轻皱,四月的天气春一光明媚,凉爽宜人,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时机。
清明节这天,爸爸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后,终于答应陪着我出去踏青。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走走停停。清澈的湖面十分平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旁的水草长得十分茂盛,草丛中央长着不知名的小野花含苞欲放,绽放出动人的色彩。野花有星形、弧形、球形的……各式各样,千姿百态。远远望去,活像一幅美丽的地毯。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起伏不定的'山峦,金色的阳光照耀着神州大地,一幅纯净自然的画卷,真实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边走边说走走停停,走到密林里,两旁的大树长得郁郁葱葱。树上的鸟儿唱着歌,唱得那样动听,唱得那样和谐,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太阳公公升上了天。柔和的阳光,把我照得暖洋洋的,阳光像把剑一样穿透了叶子照耀在大地上……
我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久久不愿醒来,潮一湿的泥土,软一软的,醉人的,沐浴在阳光下,闭着眼睛,享受那难得的轻松、悠闲。突然,阵阵鞭炮声吵醒了我,原来是人们在祭祀故人,墓周围杜鹃花儿花红满地,苍松翠柏环墓区,鹧鸪声恰似人们对逝去故人的哀思。触景伤情,我和爸爸一起向着家乡的方向,默寄哀思,悼念着家乡故去的亲人,希望他们在天堂过得好!
遥望远方,我思恋着家乡,为了理想,我奋斗在远方,为了家乡的繁荣富强,我要好好学习,贡献我的力量!
14.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四
又一年清明节到了,我和妈妈及姨妈一家去乡下为死去的外公扫墓。
终于,一路颠簸来到了目的地,由于外面还下着蒙蒙小雨,山上的路太滑,大人们把我丢在家里,去扫墓去了。这时,我想起外公曾经与我在一起的事情,我开始默默地流泪,心中充满了无限伤感。我望着窗外的淅沥沥小雨,我想:外公墓碑旁的小树苗一定长高了些吧,山上一定开满了鲜花吧,外公以前种的庄家一定长得很好吧。想到这,我原本伤心的心情被抛到九霄云外,开始渐渐变得愉悦起来,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许久,小雨停了,天空似乎一下子明亮了许多,那些小草似乎经过这一次的洗澡,仿佛变得更绿了,树枝交错着,繁茂的叶子旁长出了芽儿,芽儿嫩绿嫩绿的,绿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远处的山在雾中隐隐约约,但是一眼就能看见一片绿色的生机,我彷佛听到了小鸟那美妙、动人的叫声“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随着时间的.过去,大人们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扫墓踏青的?”妈妈开始回味,她说,他们在路上看见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灿灿的,好像给无边的大绿毯绣上了黄花。外公墓碑旁的小树又长高了,庄家也越来越好了……妈妈不停地说了半天,脸上挂满了笑容。
我们吃完午饭,乘车回家了。路上,我望着窗外,看着那些金黄色的油菜花,那绿绿的野草,高高的大树,听着那“沙沙”的雨声,动人的鸟叫声,我彷佛也融入进去了,在和他们一起成长着,玩耍着,享受春天的无限乐趣!
15.清明节踏青日记 篇十五
我和爸爸妈妈因为思念家乡,便一起到美丽的乡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走进农家的花园,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惊叹。小路两旁开满了鲜花,压得花枝都弯下了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着不愿离去。
我们又来到田野间,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满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死,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轻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
这次踏青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美好。4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