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精选20篇)#】腊八节,带着浓浓的传统气息和温暖的烟火味儿翩然而至。六年级的同学们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一节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在了日记当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这些日记,跟着他们的文字,一同去领略那别具韵味的腊八时光吧。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精选20篇),欢迎大家阅读。
1.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一
大家知道吗?今天是腊八节,过腊八节吃腊八粥,这个古老的风俗大家应该都知道。
今天晚上,我写完作业,一股诱人的香甜扑鼻而来,我急忙跑到餐桌旁,定睛一看,哇!是我的爱:腊八粥。我使劲都嗅了嗅,杂粮的'各种味道混在一起,有:葡萄干、花生、红枣、糯米、黑米、薏米、大米……妈妈笑容满面地走过来,高兴地说:“来尝尝我的好手艺吧!”
我立刻坐下,捧起不锈钢碗贪婪地嗅着这诱人的香气,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扒一口饭在嘴里,啊——!绝妙好手艺,那甜甜的、香香的、葡萄干的`微酸味、其它的杂味儿掺在一起,分不清哪个对哪个了,那么甜,我甚至怀疑妈妈放几勺糖在里面了。我很快将一碗美味“消灭”了,又吃了一碗,再吃半碗,再吃半碗,我一共吃了整整三大碗。香、香甜、甜、甜酸,这腊八粥真令人回味无穷啊!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腊八粥的味道呢!这真是舌尖上的“腊八节”!
2.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二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也就是吃腊八粥的日子。早上,妈妈就从超市拎着一袋东西回家,打开一看,都是煮腊八粥的食材呢,煮腊八粥啦!
只见妈妈先把不易煮烂的米和豆类下锅。等豆软汤红时,再把果仁下锅,并用勺子不断搅动。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浓浓的香味开始从锅沿四溢,飘到了我的`鼻子里。“喝粥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那香喷喷的美味粥,闻了一下已垂涎三尺了。再轻轻抿一口,黏黏的、稠稠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我一边喝一边举起大拇指念叨着:“好喝,好喝,真好喝!还是妈妈厨艺高!”妈妈笑了,爸爸也笑了。
很快,一碗粥喝完了,我用小舌头舔着粥碗,心想可不能浪费呀!哎,一不小心我变成了“腊八猫”,又一阵笑声响起。
腊八节的腊八粥真好喝!我喜欢腊八节,快乐又温馨,当然了,还有好喝的腊八粥!
3.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三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是浓烈。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4.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四
腊八节这一天,我来到了铜陵的永泉山庄,来感受年腊八节的民俗文化。
过腊八节当然少不了喝腊八粥了,进入了江南味道这条民俗风情街,同学们家长们散布在广场上,一个个端着红豆、桂圆、黑米、红枣、花生等等干果杂粮做的腊八粥吃着,感觉十分香,十分甜。
永泉山庄的房子大多是徽派建筑,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无论在哪里都张灯结彩,就连大树上都挂上了火红的小太阳,十分耀眼,充满了年味。
江南味道里有小吃一条街,更能体会到年味。刚刚进到小街上,一阵阵作文/年糕和糯米粑粑的香气就扑鼻而来,混沌饺子更让人驻足痴望,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米饼和酿制的米酒也别有一番风味……
伴随着美味的香气,伴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浓浓的年味,体会到腊八节的民俗传统,让我对腊八节产生了一种好感。
通过今年腊八节在永泉山庄的体验,我感受到了腊八节的年味,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感受到了永泉山庄美丽的景色……
那挂在枝头上的小灯笼,那美味的腊八粥,那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都让我难以忘怀。
5.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五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年腊八节的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6.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六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我们都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称作腊八,在这一天我们中国人要喝腊八粥,你喝了吗?昨天早上,我没有喝腊八粥,是因为时间不够,妈妈说只吃饺子就可以了。可我知道我们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麦仁、花生、红枣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比喻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为什么要叫腊八节呢?为什么要把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带着许多疑问,我从网上查找到了资料。原来,腊祭所拜之神据文献资料所载有:一为先啬神,祭神农;二为司啬神,祭后稷;三为农神,祭古时田官之神;四为邮表畦神,祭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五为猫虎神,祭其吃野鼠野兽,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祭堤防;七为水庸神,祭水沟;八为昆虫神,祭以免虫害。共有八种,因此又称为“腊八”;因为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所以把十二月称作为腊月。
在腊八节里,除了要喝腊八粥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呢?有祭祀的习俗,从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都要敬神供佛。直到现在,我们都在腊八节里喝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豆、腊肉、腊肠等;还冻冰冰,这个有意思了,有的地方家家都要在腊月初七夜,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表达了劳动人民期望丰收的美好愿望。然后将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非常好看。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就要采购年货,年味是越来越足了,告诉我们快要过年了。原来,腊八节的习俗这么多,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7.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七
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均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腊八节喝腊八粥和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代表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希冀与渴望,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近年来,腊八正与其他许多民俗节日一样,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成为远去的记忆……
这天,以及这天的前前后后,都应该是雪花的节日。它们像少女一样干净质朴,在这个时候轻盈地飘落人间,来了就把一切抱在怀里:村庄、田野、小院、柴草堆、麦秸垛……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8.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八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冷的一天,都说是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的时候是一年中的冷的一天,这一天冷的让人受不了,这一天拥有的意义是非凡的,这一天一定要吃腊八粥。
腊八粥所用材料丰富,营养价值很高,腊八的时候大家都得守候在家里,因为这一天非常冷,都不愿意出门,在家里面呆着,喝着腊八粥,让粥暖暖我的胃吧。
腊八节是冷的象征,是冬天的冷的一天,这一天的冷让我想到了温度上的一个改变。每天穿的也是这么多,为什么在这一天会更冷呢?腊八节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冷,这样的好。腊八是冬天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腊八粥是浓浓的回忆,回忆的是那美美的粥的味道,这样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能想起来。我和弟弟出去玩了早晨,没有想到这么冷,回来的时候赶忙上农村的那炕头上去,冻的直多艘。腊八粥在妈妈的手下已经熬好了。闻着这味道,真香啊,真的太好闻了,闻着闻着就有点饿了,正好爷爷说来吧吃点腊八粥来。我俩连忙的过去吃粥,这粥的味道真的'是独特,真的是不一样,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粥。味道好,吃的香,拥有着的含义丰富,让我记住这粥的美味,记住这样的一个腊八节里,吃的粥,吃的是节日里的美味,吃的是节日里的快乐,吃的是节日带来的那无穷尽的回忆,和回味。
腊八节吃腊八粥,吃的香,吃的甜,吃的是那冷的一天里的好的美味,有营养,有含义。
9.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九
记得在六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带着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腊八节。
这周放学前,班主任拎着两个大袋子进了教室,面带微笑地说:“下周一就是腊八节了,我决定大家一起在学校过一个有意义的腊八节!这里有几袋腊八粥的食材,下面我发给几名同学带回家,用水泡好,下周一带来,在班上煮,还有几个同学,下周一负责带锅……”听到这番话,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下周一的腊八节。而我,被分配到了写春联的任务。一放学,我立刻就冲回家,开始练习春联。
这天是周一,我带着春联纸,毛笔,墨汁……去上学了。一进教室,节日的气氛立刻便向我涌来。装饰品挂满了教室,锅里的腊八粥正冒着热泡。趁着同学们还没来,我拿出毛笔和红纸,开始写春联。十分钟后,我将写好的.春联贴在门上,顿时,腊八味更浓了。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一进教室都会不由自主地嗅嗅鼻子:“嗯,什么味?真香!”接着,每位同学都分到了一碗腊八粥。这时老师进了班,笑道:“同学们,腊八粥好吃吗?”“好吃!”“那大家想不想看表演呢?”一听有表演看,同学们又不安定了。“大家安静一下,表演马上开始。”话音刚落,两名主持人便走上讲台,拉开了表演的序幕。朗诵,歌唱,舞蹈,精彩不断,同学们的兴致也不减,手中的腊八粥渐渐凉下来都浑然不知。
两小时在不经意间便从我们身边溜走,表演也逐渐到了尾声,同学们的热情却还是那般高涨。这次腊八节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我也依然铭记。
10.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
早上,远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情景。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腊八粥里除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现在妈妈每年还熬腊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会把粥冻到冰箱里等过年回去给我吃。说实话跟过年的佳肴相比,粥算不上什么美味,但妈妈还是年年给我留着,我也会很有兴致地大吃几口,我知道只要这样妈妈就满足。
11.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对于冬天而言,冷的便是大寒这个气节。吃腊八粥便是这个节气特有的习俗。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了欢庆丰收,祭祀祖先和神灵,民间流传吃“腊八粥”或“腊八饭”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粥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冬天,我开心的事就是吃腊八粥。每次到了这个节气,妈妈都会和外婆一起去超市里买各种米、各色的豆子和佐料。把采购的各类食物倒进紫砂煲里,再倒入一大瓶的水,用筷子搅匀,将紫砂煲调至自动煮粥的模式,一夜煮到天明。隔天起床,便能闻到扑鼻的香气,那是一种摄人心魂的谷米香。盛在碗里,红的、紫的、黑的、白的……可谓是五颜六色。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可谓是各型各态,看着就非常有食欲。一口下去,红豆沙软、莲子清香、小米饱满、黄米软糯……各种食物的美好都被收入口中。当然,如果能吃到桂圆的话,就可谓是一级棒了。每次,外婆和妈妈就只放三只桂圆,家里总共有六个人,所以能吃到一只桂圆就是福中增福了。
这就是我们家大寒节气的习俗——吃腊八粥。想到那迷人的味道,我就忍不住口水真冒。“吃腊八粥啦!”“来嘞!”屋里回荡着我和外婆的声音……
12.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二
昨天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问妈妈什么是腊八节?妈妈说腊八节就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也就是你课本上学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那个腊八节!并且妈妈告诉我说腊八节是要喝腊八粥的!
这些新的知识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比较感兴趣的,然后放了学之后,我也高高兴兴的和妈妈一起去的超市!去了超市之后,看到好多人都在买东西,听爸爸娜娜说,这是因为临近年关的时候,超市里又开始打折促销了!
妈妈说煮腊八粥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们可以买上一些八宝粥,回到家之后自己熬开之后喝。我贴了之后特别的开心,因为平常我也是特别喜欢喝八宝粥的。
超市的八宝粥也在促销,妈妈只花了十块钱就买了三瓶八宝粥,同时也给我买了一些,第二天早晨上学之前吃的面包,还买了一些其他东西,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时间已经过了八点钟,妈妈问我说如果饿了的话,可以先喝八宝粥,八宝粥已经熬好了!但是妈妈告诉我说和八宝粥寓意着大家团团圆圆,爸爸没回来,怎么能够说是团团圆圆呢?
所以我就和妈妈说,我不饿,等爸爸回来一起喝吧!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洗漱完毕之后可以开饭了。妈妈从锅里盛出来八宝粥,爸爸还调了凉菜,妈妈也在锅里拿出来热气腾腾的馒头!
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聊天,一边喝八宝粥,一边就着凉菜吃着热气腾腾的馒头,真的是团团圆圆的节日啊!
我只知道元宵节是代表团圆的节日,八月十五也是代表团圆的节日,但是今天我还知道了,腊八节也是代表团圆的节日!
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在一起过节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多么快乐的腊八节啊!
13.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三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习俗。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与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大,也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与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腊八粥”。
专家介绍说,“腊八粥”来历与传说多种多样,各地版本不同、说法不一。在佛家看来,“腊八粥”来自印度,是佛教一种宗教节日食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腊月初八这一天广为施舍饥民善举,逐渐演变成熬煮腊八粥习俗。随着时代发展,腊八粥原有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节令美食了。
专家指出,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序幕。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迎接一年一度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与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腊八粥原有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节令美食。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14.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四
每到腊月份的时候,时间就好像被安上了时光加速器,日子过得越发的急促起来!不知不觉又到一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大家说的腊八节!
腊八节也是喝腊八粥的日子,查过一番资料之后才得知,原来腊八节是和宗教有关的,就是在古代的时候,腊八粥是佛教的僧人把八种米,熬在一起煮成粥,散发给穷人喝的,也被称为佛粥!
后来,每年人们过腊八节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喝腊八粥,预示着拉开了过年的帷幕,也预示着,在腊八粥这一天,喝了腊八粥以后,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和顺安康!
每年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去超市里买一些八宝粥,当然有的是买一些成品的八宝粥给孩子们热一热就可以喝了,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买一些八宝粥的米粒,回到家之后,自己在锅里熬成八宝粥,然后加上白糖供全家人喝!
虽然是现在的人,在饮食上已经不讲究什么了,总觉得吃的喝的平日里都是特别好的东西,所以就是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都不觉得稀罕!
可是更多的时候吃一些节日的习俗的食物,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就比如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粥,更多的时候是寓意着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团团圆圆,风调雨顺,和顺安康的,度过新的美好的一年!
每到腊月份的时候,节日也过得比较多了起来,超市里每天人山人海的时候,让人忍不住感叹,又到一年年底时,又到一年辞旧迎新时!
无论过去的一年怎么样?,我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着美好的祝福和意愿!
因此,腊八节这一天,我们也会去熬一些八宝粥来喝,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团团圆圆,万事顺意!
15.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五
腊八节这一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亲手做的腊八粥或腊八饭,是寻常百姓人家很喜庆的事。尽管这一日没有像春节的焰火、元宵节的灯会那般热闹,却也宛若青瓷般精致而细腻。小的时候,腊八节这天的清晨,我会在绵长的睡梦中醒来,会在母亲温柔的呼唤声中醒来。而窗外一线一线和暖的阳光,早已透过玻璃窗轻轻悄悄地洒进来。这一日的阳光总是这样好,以至于我的小床、母亲的厨窗、锅里的黄米饭,都逐一染了阳光的味道。
这些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如此温柔,如此和暖。
在我起床、穿衣的空档,金色的黄米饭、干净的瓷碗木筷会被母亲有序地摆放在桌上,这一桌节日的餐食也这样可爱,就如此时窗外的阳光。
母亲说,外公喜欢种糜子,外公种起他的糜子来既认真,又尽责。母亲还说,外公的.糜粒磨出的黄米饱满而厚实,就像外公的品质。
记忆中,我好像无数次地奔跑在外公的糜子垄间,风儿紧贴着我的裙衫。那个时候我那么小,以至于外公轻易就能把我高高地举起。
记忆中,也好像无数次地看到过外公在天边还挂着月牙时,就携着锄具去他的糜子田了;也好像无数次地看到过那些秀气、文静又淳朴的糜穗低眉浅笑的样子。
深秋,糜子被外公收割回来,脱下糜粒磨成黄米之后,外公便会捧起一粒粒黄米,看了又看,笑吟吟地对贴在他身边的我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我的外孙女吃上外公的粘米,下巴就粘住啦!”如果外公健在,一定还会笑吟吟地捧起他的黄米粒,对我说着那些如歌唱般动听的家乡话。
腊八节的香,就如此时飘来的黄米饭的味道以及腊八节之后的年的味道。只是,在这样的腊八节里,关于儿时甜甜的记忆,却被我这样酸酸地想起……
16.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六
中国有句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就是说明腊八节是过年前的后一个节日了。腊八节顾名思义就是要吃腊八粥的,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会给我煮一锅腊八粥,在平时我就是喜欢喝粥,对于腊八粥更是喜爱。因为腊八粥里面有很多种类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来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腊八节了,早上我就和妈妈来到超市买煮腊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为腊八节的关系,超市也在搞促销,各种各样的产品优惠减价。我和妈妈来到买米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装了,而且各种价位的都有。妈妈说我们买好的吧,这里面的米也好,种类也比较多。我当然是愿意的.,因为这样的会更好吃啊。回到家麻麻就给我煮腊八粥了,我在一边看着,我们买的米里面有麦片,黑芝麻,红豆等等好多。妈妈烧上上一锅水就把米放进去了。慢慢的锅里的水就变了颜色。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黑色,我还奇怪怎么变黑了,这不像是腊八粥的颜色啊。妈妈却说别着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时间慢慢过去了,锅里的粥渐渐的变得有点红色了,看起来就像外面买回来的腊八粥一样。妈妈又在锅里面加入了冰糖,这样吃起来就会更甜一些。粥越来越粘稠了,看起来真的很美味啊。妈妈关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尝一尝。妈妈一边说我馋猫,一边给我成了一小碗。告诉我很烫,小心一点。我自己吹吹热气,闻起来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来。真是好美味啊,一点不比外面的逊色。
这个腊八节我吃到了美味的腊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煮腊八粥试试。
17.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七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就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18.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八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裹而已。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偶然看见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的心间,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着我向窗边走。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重要的的当然是大扫除,这可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还是需要动脑筋的。大扫除难搞得就是厨房,油污附着在灶台上、抽油烟机外、水龙头上。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的腊八粥,看着辛勤的妈妈在厨房里为了家里的干净整洁累得团团转,我按捺不住,含着一口粥,快步走进厨房,帮忙一起搞,即使妈妈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没过多久,我就寒湿了背心,乐此不疲。
贴春联,我们家也没有忘记……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大扫除。简单,快乐。
腊八年味浓!城里年味没有散!
19.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十九
腊八节我记得这个时候非常的冷,这个时候会喝腊八粥,会用好多米来熬制这美味,是种象征,是种过节的庆祝。
腊八的时候是一年中的冷的一天,是冬天里让人记住的一天,独特,就是无限的冷,这样的冷让我的感觉就是受不了,就是冷的连大鼻涕都会冻出来,这样的天气我愿意在家里呆着,而不适合户外运动。
今年的腊八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腊八天气不冷,今年的腊八的天气较比往年来说有着不同的温度,有着质的变化。这是种不好的现象,这样的天气其实是气候在作怪。这样的天气是因为人们不断的砍伐,不断的破坏环境,不停的`和自然做斗争的结果。气候变暖了,全球的海洋面积就面临着增多了,就面临着全球的冰冷的南极将会融化,这样就非常危险了,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被破坏。在当今社会上重要的就是环境,就是生活的空间。环境的好坏决定于你我能否生存的那么稳定,决定了这样的安稳的日子将不会过的那么平静。这就要大家来共同努力,一起呼吁大家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多栽树。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让这个空间得到净化,尽量的能不用那些化学物品。保护我们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让这些资源充分的发挥出真正的能量光。让能源用在真正的需要当中去,绝不浪费一点资源,绝不会让资源被破坏。
腊八节,我想到了环保,我想到了拥有一个好的生活空间是现如今大家应该做的事情的首要。
20.六年级关于腊八的日记 篇二十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吧?没错,今天是1月27日,腊月初八,简称腊八节。在这天里,大家都要喝腊八粥,泡腊八蒜,食用腊八面、腊八豆腐等食品,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正因为在这一天内熬制,而成为了人们的传统习俗。今天,我有幸随富阳日报视频哥、奶茶姐姐来到延寿院了解腊八节,品尝腊八粥。
经过短暂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延寿院,黄墙黑瓦,颇有一番风味。走进斋房,这里好不热闹,十几位奶奶阿姨忙着制作腊八粥、分腊八粥。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小x者把一位奶奶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采访起来。
经过一番“争夺”,我终于抢到了话筒,急忙问道:“奶奶,请问您的腊八粥为什么熬制的那么好喝,有没有什么秘诀可以向我们传授一下吗?”奶奶思索了一番,告诉我们熬腊八粥时要先放米,煮烂了之后再放大的`莲子啊之类的,然后加适量的白糖,后放红豆小的那种,要不停的搅拌。
之后,其它小x者们又提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奶奶也和蔼可亲,笑着一一做了解答:
“请问奶奶腊八节的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
“具体这个我也不知道,反正是祖宗传下来的习俗,腊八节喝腊八粥。给你们小朋友每人喝一碗,祝你们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请问奶奶你为什么要来这里给大家熬粥啊?”
“我们来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心里也会快乐很多。”
“请问……”
后,奶奶为我们每人都盛上了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喝进嘴里,原本冻僵了的身体瞬间涌上了一股暖流,这正是奶奶们的一片心意,她们一百多个人在三天三夜之内轮流不停地辛苦工作,在五口大锅内熬制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