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进来沪江是专四对答案的时候了,后来就是考BEC的时候了,发现了这儿,很多备考方面的知识都是从这儿得来的,我们学校11月份1号开的运动会,在那几天,我开始去图书馆占座位,准备备考了,因为所在城市没有考点所以在考前的一个星期忙着准备车票什么的也没好好看书,真正准备的时间就20天左右吧。不过因为我是外语系的也天天围着英语打转了。(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首先是准备阅读这一块的,用的是人邮的第二辑和第三辑真题和模拟题,因为模拟题的难度较低,所以用它来熟悉熟悉题型个人感觉还是很好的,第三版的阅读比较难有的得细细分析,弄清句子的层次还有一些固定词组的意思,因为每本只有四套所以做起来还是很快的,做完后我就再把真题上面的过一遍,因为自己不太可能抽出一上午专门模拟bec,所以做了几套熟悉题型后就限定时间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完成,这点很重要的啊~毕竟是考试啊。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套武汉大学编的辅导书,感觉其中的写作和口语很好,关于阅读那一册,我带着把中高级的基本都做了,感觉和考试不是很象,全当熟悉熟悉了。(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面我就开始准备写作了,我翻了下书后面的答案,觉得写作都挺简单的,可是自己拿起笔来确什么都写不出来,所以我就开始系统的准备这个部分了,主要用的是武汉出版社的那本,它上面讲的很细,我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一直懒的自己想自己写,于是就对那本书 做了笔记关于它上面例文好的词组句型拉之类,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到后来感觉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就强迫自己写,看见一个题目,就自己先写出来,再根据答案去改正,不停的反复,哪怕是同个题目隔个几天写出来的都不一样,直到哪一天,你看见某一类的题目马上浮现出相应的句型模式才行,第二部分的我还怕自己写的字数不够在考场上才发现不知不觉就写很多了,后来写到反面了多了20多个字,应该没关系的吧。(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再后来我就开始研究听力了,真题的听力确实挺快的,这也是难的一个地方了我认为,我是先做真题的第三版的基本上是对着答案完成的,后来我不管干什么耳朵边上就一直是bec的听力,逼着自己听出一点感觉 我后做模拟题的听力,对完答案感觉超爽~但是实际上我们考试的时候听力挺~我坐在第一排都觉得音量太小了感觉也是很不好,但后来和同学对答案竟然都一样的,其实我是囫囵吞枣的都没听进去什么,听到哪个词就在卷子上写什么了,总比空着好。(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是英专也考的但也不怎么注重口语的,所以我也是很担心这次口语但也是拖着都没准备,买了经科厚厚的8个单元的口语,翻了两面就觉得肯定没有时间按那本教材准备了,再转向图书馆的那套口语,但还是没有时间了,就从网上下载了口语资料打印出来大概是16页,天天早上还有晚自习之前都在背~考试的时候也用到了很多,不过和搭档合作的真是失败啊,感觉她就不停的debate我,哪象合作啊~我们是老师临时搭配的所以第三部分是一点都没准备了也是因为时间不够了呵。(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说的是我是主体按照这个顺序来的,但是都是交叉复习的那一个月,整个生活重心也都是这个考试了,后来几天我还是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经科的同步练习册什么的,里面有三套模拟提感觉还挺好的~关于教材,我是暑假的时候就买了一直放在那没看,大概9,10月份到学校从前往后看看到第一个单元的self study(不记得具体的名字了),觉得 那里面的题目没什么意义,做后面的测试以为没有答案,心想做了都对不起来答案还不如不做呢,于是又中断了。后还是到考试之前一个星期不到的样子,我才发现什么听力文字题目的答案都是在学生用书的后面,心里那个悔啊~于是逃课看那个书,先看写作,那本书上的例文真的很好不过好象字数不太够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然后听听力,看录音文字~狂补~中间的课文都没时间看了。不过还好有些单词在做卷子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本文为沪江网友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有个学姐是去年6月份考的中级A。她是3月份报完名就开始准备,以高级的标准来准备中级的。好了罗罗嗦嗦就这么多了啊。还是希望大家能早点准备不要象我一样,时间太赶了,开学报过名就可以慢慢进入准备状态了哦!(本文为沪江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