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福口语如何练习美式发音
1、不滥用“美音”中的儿化音。
各位都知道,在“美音”中,有许多儿化音,比如comer中的mer,maker中的ker,等等。但据我观察,有些学习者不分具体情况,滥用儿音。比如我听过有一位朋友,将China中的na也念成儿音,而且念的很重,让人觉得很怪异,很别扭。“美音”中的儿音,通常只出现在er这样的字母组合上,并不是所有相似的音都发儿音,因此这一点希望初学者注意。
2、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保持一致。
如果您选择了“美音”,那么您的口头语言(美音)与书面语言保持一致,也就是在文章中,尽量使用美国英语特有的词汇。比如有的同学,就是一口标准的“美音”,但他的文章中,却使用railway、shop、got等英国英语特有的词汇。既然你讲“美音”,那这些单词改成railroad、store、gotten等,以便让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保持一致。
托福口语考试的是面向美国学习生活进行的英语考试,托福口语发音采用美式发音的话更加贴合美国社会的交流方式,更能够讨评分者的喜欢。
2.托福口语的信号词类型
1.显示思路转折的信号词
I’d like to go but I’m too busy.
“but”前后是完全不同的信息描述,它向读者显示了作者的思路在这里有了转折。阅读时,碰到这样的信号词我们需放慢阅读速度,以准确获取作者真正想要说明的意思。这类信号词还有:
although,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but, in spite of, otherwise, despite, nevertheless, yet
2.显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
As a result of the pilots’ strike, all flights have had to be cancelled.
All flights have had to be cancelled as a result of the pilots’ strike.
所有航班被取消的原因是因为飞行员们的罢工;飞行员们的罢工导致了所有的航班不得不被取消。显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还有:
for, thus, because, for this reason, so, therefore, as, since, consequently
3.显示顺序的信号词
Internet speed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mong co-workers through video-conferences, and among other individuals. First, media companies use the Internet for online news, or to broadcast audio and video, including live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while individuals use the Internet for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finding information, buying and selling goods and services. Second, the notion of distance disappears thanks to the Internet. People also enjoy instant messaging to exchange text messages or pictures in real time, with real-time video and sound. Finally,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use the Internet to perform research, distribute lecture notes or course materials to students, they communicate with colleagues, and can also publish papers and articles.
抓住了这样的信号词就把握住了作者叙述的顺序,也就分清了相对独立的论据。这样的信号词包括:
first, second, third, and so on, then, after, before, next, last, afterward, finally
4.表示结论/总结的信号词
In conclusion, I would like to say how much I have enjoyed myself today.
词组“in conclusion”前面所提到的一些信息将在这里被归纳总结。读到带有这样的信号词或短语的句子时,应格外留心注意,它们往往会向我们提示相关段落的核心信息。表示结论或总结的信号词和短语还有:
as a result, finally, therefore, accordingly, in short, thus, consequently, in conclusion, so, in brief, in a word
在做托福口语题时,我们要把所有的句子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准确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挖掘段落的核心意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才能的为口语问题做好准备。
people having the best character 之意.
eg: He does a lot of good jobs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alt of the world.
托福口语练习的着眼点应该是尽量缩短思考时间,正确运用词汇及语法,能够自然的套用谚语、俚语等美国风味英语,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
3.托福口语考试的难点
托福口语题:准备时间15秒,回答时间45秒,需让考生基于个人经验谈论诸如喜欢的人、地点、电影、书籍等等。
经过大量的学生回答,总结发现考生的困难是:
一、考试准备时间短,无话可说
二、范围太广,平时无从准备
三、表达上逻辑混乱
四、用语平平,大量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表达。
由于托福口语准备时间太短,耍帅和结巴者甚也。耍帅者的基本表现是well, you know,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ctually, let’s say, so to speak…等过渡词的疯狂叠用,基本占去二十秒左右的时间,还没有奔向主题的意向(注:用过渡词会显得口语自然、流畅,但反对疯狂叠用);而结巴者在断续蹦出的单词间出现很长时间的黑暗停顿,偶尔加上uh强调其停顿。归根结底,原因不过是无话可说。
4.托福口语的题型特点
托福口语的考试总时间为20分钟,其中考试时间为15分钟,另外5分钟为准备时间和备用时间。新托福口语题型分为两大部分,一共有6道题目。其中两道独立题,四道综合题。
1、托福口语第一部分是独立题
独立题有两道。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问题时间为45秒。这一部分的托福口语题型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会被朗读出来,同时会出现在屏幕上。道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原因。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在两个相反的事物中选择一个并解释原因。
2、托福口语第二部分是四道综合题
托福口语题型之四道综合题:第1题和第2题以考试中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通常一道题是情景题,另一道是学术题,具体步骤是首先让考生在45秒内阅读一篇短文,一般只含一个自然段,随后短文隐去,播放一段与短文相关的对话或课堂演讲,其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
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后,要求考生根据先前阅读的短文和播放的对话或课堂演讲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
第3题和第4题集合了听、说的形式。相比第1、2题少了一份阅读材料。听力时间为60秒-120秒,准备时间为20秒,回答时间为60秒。
在准备和答题时,屏幕上会显示倒计时的时钟。每个回答的得分是0-4分。考查综合语言技能的题目的评分以回答的质量、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依据。
5.雅思口语part2的出题规律
1、改编新题
这样的出题思路,就是把一些很经典的题目作为母体,然后在其基础上变化,生出个体来。
例如母体如果是“书”,就可以展开成个大同小异的个体。
如你近读过的书
你小时候读的书
你想要读的书
如果你有了孩子,你想给你的孩子读什么书
以上提到的这些变法,是很经典的一种,通过时间的变化让题目彼此不同。
当然也有可能通过改变地点、形容词、动词来改变你所描述的对象。
对于这种变形,我们其实不用紧张,只需要将很经典的这些题目准备好,等出现变形时,通过微调将准备过的东西转变成和题目想关联的内容就可以了!
2、完全新题
这种题不见得会在考试中经常露面,但是总会在一些机缘巧合下被某个点背的考生赶上。但是如果真的碰到这种题目也不要太紧张。
首先想想有没有哪些之前准备过的素材可以用。如果没有那么就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扯上些关系,比如爱好、生活。
3、借用part 1
鱼龙混杂的意思便是将第二部分与部分的内容相互融合,部分的题也可以在第二部分见到,第二部分的题也有可能跑到部分里去。如前段时间部分一直在考“the first day at school”,结果就在八月就出现了“describe your first day at work/ course”题目。因此口语三部分的题目其实是可以互相融合变化的。
不管题目是如何变化,在看到题目的那一瞬间,千万不要因为题目简单准备过而窃喜大意,也不要因为运气不好碰到难题而慌了手脚,脑子里面迅速查找资源来应对考试。